雲南綏江:
“資金”變“資產” 水庫移民共享發展紅利

在雲南東北部的金沙江畔,昭通市綏江縣如一顆明珠鑲嵌於峽谷之間。
這座縣城很“老”——這裡曾是滇銅京運的開端、茶馬古道的驛站,滇川文化在這裡交融共生。
這座縣城很“新”——2012年,為支持向家壩水電站建設,6萬名綏江群眾搬遷到嶄新的縣城,開啟了新的生活。而綏江,成為目前雲南省唯一一個因水電站建設需求,實現縣城整體遷移的縣。
綏江,一座崛起於金沙江畔的山水新城,浩渺平湖躍然眼前——118公裡的高峽長湖,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生態畫卷,正成為綏江發展旅游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如今,以發展旅游、旅居為契機,綏江縣在金沙江畔實現了美麗蝶變。
綏江縣金沙水上樂園。綏江縣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苗寨景如畫 群眾“家門口”就業
夕陽西沉,綏江縣板栗鎮羅坪村的蝴蝶苗寨迎來了一天中的最后一波客人。“一、二、三,看鏡頭!”來自重慶的游客們迫不及待地換上精美的苗族服飾,在“十二神蛋廣場”上擺出各種姿勢拍照,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間。
“今年以來,已有58個旅行團到蝴蝶苗寨旅游。”綏江縣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相國介紹。
蝴蝶苗寨是綏江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建設羅漢坪水庫時,居住在深山裡的苗族同胞搬遷到蝴蝶苗寨的上寨﹔脫貧攻堅時期,羅坪村分散居住的村民搬遷到下寨。這個森林覆蓋率高、蝴蝶滿山飛舞的村寨,農文旅融合發展優勢明顯。
2021年10月,蝴蝶苗寨景區建設項目啟動。在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以及其它項目資金的扶持下,經過一年時間的建設,一個集休閑度假、娛樂體驗為一體的鄉村微度假區正式投入運營。2023年,蝴蝶苗寨成功創建為3A級景區。
以苗族蝴蝶文化為主線,花海、許願樹、蝴蝶彩繪等景觀景點引得游人紛紛駐足、定格美好,“蝴蝶媽媽”大食堂、花海主題民宿等業態讓游客深度體驗民族鄉村的獨特韻味。
游客在蝴蝶苗寨體驗民族風情。人民網 雷霽攝
拍完照,重慶游客坐上大巴,到“蝴蝶媽媽”大食堂享受民族特色美食。“我也該下班啦!”羅坪村村民楊通祿放下手中的除草活兒,夕陽洒下的金光鋪滿林間,她的臉上泛起笑意,“一個月在景區除草15天,有1700元收入。”
“光靠這個哪夠呀?”楊通祿話鋒一轉,語氣裡多了幾分踏實和盼頭,“家裡還種著一百畝竹子呢!再過兩個月秋筍就能採收,一家人一年有十多萬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忙活就能過上好日子!”
夜幕降臨,篝火燃起,打跳熱鬧非凡。羅坪村村民李瓊蘭忙活完廚房的工作,麻利地換上了心愛的民族服飾,搖身一變當起了人群中的領舞:“每天就在‘家門口’上班,可以唱歌、自己編舞,這樣的日子怎麼會過得不開心?”
通過“黨組織+協會”的模式,羅坪村黨組織牽頭成立旅游協會,引導村民有序開發民宿、餐飲等產業,參與民俗表演、導游講解、旅游商品制作銷售等工作,實現就近務工。目前,蝴蝶苗寨景區直接提供管理、服務、運營等固定崗位13個,並安排了大量季節性、臨時性崗位,助力村民實現多元增收。
2023年以來,蝴蝶苗寨累計接待游客27.81萬人次,實現收入244.55萬元﹔2024年被評為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成為了具有綏江特色的康養旅游的“新名片”。
村民在蝴蝶苗寨除草。人民網 雷霽攝
引來資金“活水” 打開發展“致富門”
沿著蜿蜒的公路來到大汶溪畔,隱藏在山水林草間的“地球倉”赫然出現在眼前,宛如世外桃源。
“我們有46個‘地球倉’房間,咖啡廳、餐廳、會議室、溶洞酒吧……每個區域都緊鄰大汶溪,可以把江邊宜人的風景盡收眼底。”綏江縣千年漁村半山酒店客房經理田紅介紹著酒店布局。
走進客房,蓑衣懸牆、斗笠挂角,魚簍、船槳錯落擺放,溫馨自然。抬眼望向玻璃窗外,碧綠的江水在暖陽下緩緩流淌,映入粼粼波光,讓人身臨其境地體驗到漁村人家輕鬆自然的生活狀態。
打造旅游、旅居目的地,離不開宜居宜游的居住環境與高品質酒店配套建設,因此,綏江縣千年漁村半山酒店應運而生。
“酒店以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入股的方式建設,由綏江縣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具體經營。”綏江縣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銳介紹。
“在該筆扶持資金的支持下,酒店一期項目建設客房20間,於2023年1月投入運營。”王銳介紹,隨著游客增多,一期項目眼看不能滿足需求,“二期項目又建設了游客接待中心,增加26間客房、2台電梯,完善了綠化等附屬設施。”
酒店經營收益如何惠及水庫移民?“經營利潤按入股比例分配,資金收益主要用於移民后扶人口就業、就醫、就學扶持和生活困難群眾救助等方面。”王銳介紹,目前酒店的資金收益惠及水庫移民2.6萬余人,其中包含脫貧戶642人、監測戶147人。
綏江縣千年漁村半山酒店。人民網 雷霽攝
“資金”變“資產” 群眾享紅利
近年來,綏江縣依托百裡長湖、湖濱之城、綠水青山,以文化為引領、以景區為支撐、以項目為保障,明確建設“康養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做好“產、城、人”三篇文章。
如今,綏江縣將千年漁村半山酒店作為面向川渝游客旅居的“微目的地”進行打造,構建起以半山酒店為龍頭,以金沙水上樂園、蝴蝶苗寨和大團岩等景區為支撐的避暑旅居業態。
今年1至7月,綏江縣共接待川渝游客2.15萬人次,旅游收入1790.95萬元,直接解決群眾就業200余人,間接帶動就業600余人,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
把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變資產,不僅要推動旅游產業發展,還要讓搬遷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投入旅游旅居產業項目建設,能夠發揮多重帶動作用:促進住宿、餐飲業發展,改善人居環境,推動水庫移民就業安置,最終實實在在助力群眾增收。”綏江縣水電移民服務中心副主任范強表示。
俯瞰綏江縣千年漁村半山酒店。綏江縣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在資金管理方面,2023年,綏江縣在政府指導下成立移民后扶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由綏江縣水電移民服務中心進行指導,選舉水庫移民代表、股東代表,成立董事會、監事會,負責資金的管理運行、收益的分配使用。
夜幕降臨,江風拂過半山酒店的露台,蝴蝶苗寨的篝火愈發明亮。這座在金沙江畔“年輕的縣城”,正通過旅游、旅居融合發展,繪就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新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