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宗:繪就山鄉共富新畫卷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
5年來,雲南省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擺在壓倒性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為激活脫貧群眾增收引擎,雲南煙草行業持續培育壯大鄉村產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就地就近就業。
如今的雲嶺大地,產業興旺的動能更強勁、農民增收的渠道更多元、生態宜居的底色更鮮明……即日起,人民網記者走進雲南各地鄉村,感受鄉村振興中的雲南煙草力量。
34歲的劉海衛最近心情不錯:暑假過后,調皮的孩子終於開學了﹔烤煙採摘結束,地裡的活計暫時告一段路。和記者聊天時,他翹著二郎腿,沖記者哈哈一笑。
劉海衛的家在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這裡地處滇、桂、黔三省交界,素有“滇東鎖喉”之稱。278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既藏著秀美的自然風光,還有蓬勃的經濟活力與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
時間跨度拉長到最近五年,劉海衛回想起來,除了“日子過得快”,“感覺也不錯”。
他口中的“不錯”,既有科技帶來的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更有因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后自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轉變中,煙草行業的貢獻不小。
工作人員正在用無人過磅系統稱重。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科技賦能 開辟農業設施發展新路徑
一大早,劉海衛就從大同街道阿梅者村的家裡趕到大同煙葉收購站交售烤煙。他家今年種了13畝烤煙,預計收入能有六七萬元。
說起這些年交售烤煙的變化,劉海衛很感慨:“以前要自個排隊交售,花費時間長。現在與收購站預約后,選個代表交售,農戶不用專門跑到收購站。”被村裡選為交售代表的他說。
來幫人交售,別人放心嗎?“放心!”劉海衛說,“和以前不一樣,現在全程智能化收購,公開透明。”
怎麼理解智能化收購?“你看,這是我們的智能化分定一體機,它通過大數據比對,能准確判定每片葉子的等級,絕對公平公正。”大同煙葉收購站工作人員指著一排正在運行的設備說。
分級完成后就是稱重。“以前人工稱重,現在我們有無人過磅系統,防止人工干預,比以前更公平了。”上述工作人員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在師宗縣,當地煙草部門持續開辟農業設施發展新路徑,在助農增收上“炫”起了新科技。
拿育苗來說,以前相對粗放,現在用上了全自動水肥一體化系統。烤煙種植環節的理墒、打塘、覆膜,也都是全程機械化,農藥噴洒也用上無人機,還用上蚜繭蜂等生物防治系統。煙葉烘烤用的是智能化烤房,煙葉品質提升不少。
如今在師宗,以烤煙產業為代表的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現在種庄稼比以前方便太多!”劉海衛不自覺地點著頭說。
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助力,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2024年,師宗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200元,比上年增長6.9%。
在大同煙葉收購站,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智能化分定一體機。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多元產業 帶群眾“多點開花”
初秋時節,師宗縣彩雲鎮烤煙田裡搶茬種植的大豆馬上到了收獲時節。近年來,在師宗縣煙草專賣局助力下,當地通過搶茬種植,助力農戶實現“一地雙收,一季多作”。
“在烤煙地裡搶茬種植大豆,會不會影響烤煙的產量和質量?”有村民提出了疑問。“這種種植模式能減少土壤病虫害,不僅不會影響烤煙產量和質量,還能增加大豆收成。”彩雲煙葉收購站相關工作人員解釋道。
搶茬種植外,師宗縣煙草部門還在煙后作物上發力,提升土地綜合效益,增加農戶收益。
“10月初完成烤煙收割工作后,我們會馬上對土地進行清理翻耕,在一周內完成油菜播種工作。”師宗縣漾月街道新村社區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說。
近年來,新村社區因地制宜,煙葉採收后引導農戶種植油菜,在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時,還改良了土壤。期間,師宗縣煙草專賣局技術人員下沉田間地頭,在油菜育苗、移栽等環節,提供貼心服務,保障“煙糧輪作”技術指導全覆蓋。
未來,師宗縣煙草專賣局將繼續走好糧煙協同發展路子,推動以糧食為主的多元化產業一體化發展,幫助農戶穩住“糧袋子”和“錢袋子”。
趙貴明忙著給藍莓打理枝條。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產業融合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在彩雲鎮紅土村的藍莓種植基地,48歲的趙貴明忙著打理枝條,為冬季採摘做准備。近年來,師宗縣致力於打造“烤煙+”的農業產業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藍莓種植成為當地農戶實實在在的致富產業。
紅土村的藍莓基地打造過程中,“縣煙草部門技術人員幫忙整合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資源,我們的藍莓產業才得以發展。”該村一名村干部說。
藍莓基地不僅帶動了產業發展,還創造了800余個就業崗位,農戶通過專業培訓掌握疏果、智能分揀等技能,年勞務收入超過1000萬元。趙貴明就是其中之一。
他家每年以烤煙種植為主,今年種了20多畝,預計收入10多萬元。每到藍莓採摘季,他忙完地裡的活計,就到基地採摘藍莓,每年採摘3個多月,收入接近2萬元。
彩雲鎮的藍莓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僅促進了農戶多元增收致富,更是以“莓”為媒,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出資硬化農村道路、修建水塘和溝渠、建設高標准農田,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十四五”以來,在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路上,師宗縣煙草部門做的還有很多。
看得出,在當地,烤煙產業讓農戶完成了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轉變,而多元產業則讓農戶實現了從“吃得好”到“過得好”的跨越。下一步,當地煙草部門將多措並舉,持續助力鄉村振興,繪就山鄉共富新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