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昭通:堰塞湖變水利樞紐 花椒飄香富百姓

徐前 王嫻​
2025年07月29日08:43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行走在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包谷垴鄉紅石岩村,一湖碧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兩岸的花椒挂滿樹枝,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寬闊的水泥路蜿蜒至深山峽谷中,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

俯瞰昭通市巧家縣包谷垴鄉紅石岩村。鄧翰超攝

俯瞰昭通市巧家縣包谷垴鄉紅石岩村。鄧翰超攝

然而,誰能想到,眼前的這一汪湖水,竟是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

2014年魯甸“8·03”地震發生后,堰塞湖曾險象環生。通過科學整治,這座在堰塞體上建成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實現了“除害興利、變廢為寶”的目標,使昭通魯甸、巧家和曲靖會澤3縣6萬多群眾受益。​

曾經的堰塞湖變身為水利樞紐工程,花椒綠兩岸。鄧翰超攝

曾經的堰塞湖變身為水利樞紐工程,花椒綠兩岸。鄧翰超攝

該工程擁有23項國家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5項軟件著作權。此外,為保障工程建設運行和庫區周邊居民通行需求,當地還新修建了紅石岩村至堰塞壩道路,連通了紅石岩村、昭巧二級公路及魯甸縣火德紅鎮,使周邊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順暢。​

巧家縣包谷垴鄉紅石岩村的花椒成熟。人民網記者 徐前攝

巧家縣包谷垴鄉紅石岩村的花椒成熟。人民網記者 徐前攝

“以前由於道路不通,種植的花椒等經濟作物很難賣出去。‘8·03’地震恢復重建后,隨著堰塞湖整治工程的全面實施,水泥路就通到家門口,我們出行方便了。每逢花椒收獲季,商販直接到家門口收購,收入也增加了。2022年,政府還為我們建設農田灌溉光伏提水工程,修建兩個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決了我們枯水季無水灌溉農作物的難題。”紅石岩村黨總支書記劉銘說,如今村民們都住進了“湖景房”,收入也遠遠超過地震前的水平,生態環境也更加美麗,日子越過越好了。

花椒喜獲豐收。人民網 王嫻攝

花椒喜獲豐收。人民網 王嫻攝

7月,正值花椒採摘時節。在紅石岩村包谷垴鄉,工人們一邊剪枝,一邊從剪下的枝條上採摘花椒。花椒產業是昭通重要的富民產業、生態產業、優勢產業,截至2024年,昭通花椒種植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佔全省花椒種植面積的35%﹔干花椒產量達8.13萬噸,綜合產值150億元,帶動16萬戶60萬人,已成為雲南省花椒產業第一大市。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