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陸良:多措並舉筑牢安全度汛防御網

進入汛期以來,為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堅守安全度汛的底線,全面壓實防汛責任體系,備足防汛物資,筑牢安全度汛防御網,全力打好防汛抗災主動仗。
在小百戶水庫,巡查責任人魏聰能巡庫工作由過去的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天不少於一次。每次巡查,他都要沿著巡查軌跡到固定的點位拍照打卡、上傳水庫實時狀態。“現在進入汛期,我們每天最少要巡查一次,如果下雨我們就是24小時在水庫上值班值守,每天巡查的位置有溢洪道、排水閘等11個點位,如果發現汛情,我們就及時上報。”魏聰能介紹。
陸良縣小百戶水庫巡查責任人對水庫進行巡邏。
陸良縣為抓實抓牢中小型水庫巡查防護體系,引進第三方管理公司,打造“保姆式物業化”管理模式,建立“一庫一人”巡查體系,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做到人防技防雙向發力。在雲南某管理公司陸良項目部,負責人李根介紹了水庫運行管理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可以實時查看陸良縣177座小型水庫巡查人員的巡查照片和巡查軌跡,掌握水庫汛情,匯總分析判斷是否存在險情和安全隱患,及時進行上報。”
針對各個水庫巡查反饋的問題,陸良縣水庫管理部門充分發揮行業技術優勢,嚴格落實技術責任人職責,督促指導開展泄洪排水、清淤疏浚、隱患治理等工作。與此同時,陸良縣全面壓實屬地行政責任人責任,強化安全度汛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職責明晰、分片包干、分級負責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確保防汛責任落實到崗、到人。
陸良縣水務局建設運行與監督管理科副科長潘東亮表示:“針對全縣203座中小型水庫,陸良縣建立了由屬地人民政府、水庫主管部門、水庫管理單位相關責任人組成的‘三個責任人’防汛責任體系,即政府責任人統籌協調,主管部門責任人提供專業支撐,管理單位責任人負責一線的檢查和維護,同時針對進行水庫物業化管理的177座水庫落實巡查責任人和巡查人的雙主體責任,形成多層級責任網絡,通過此模式進一步筑牢了水庫安全防御網,確保安全度汛。”
在壓實防汛責任體系的同時,陸良縣全面加強防汛及救災物資的儲備、檢查與管理工作,為安全度汛提供物資保障。“今年我們新補充了編織袋、雨衣、大錘等物資,對老舊物資進行替換補充,定期對防汛物資的種類、數量、型號進行登記造冊,標注存放位置。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保持信息暢通,確保響應及時,物資運得出、用得上。”陸良縣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科工作人員阮富陽介紹。
此外,除防汛物資儲備外,陸良縣還與多家企業簽訂協議,儲備了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設備,為防汛搶險提供了更強大的硬件支撐。(桑俊燕、鄧賽、劉易瑢 文/圖)
來源:陸良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