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寧洱:應急防汛“小喇叭” 安全“大守護”

連日來,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遭遇持續強降雨,多地面臨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關鍵時刻,覆蓋城鄉的應急廣播系統憑借“傳播快、覆蓋廣、應急性強”的優勢,成為傳播預警信息、守護群眾安全的關鍵渠道。寧洱縣多部門聯動,確保預警信息通過“小喇叭”精准直達千家萬戶。
“廣播一響,在家就能聽見。尤其對不常用手機的老年人,廣播裡的天氣預報太重要了,特別是大雨、暴雨預警,能讓大家提前做好准備。”村民左榮兵說。
進入汛期,寧洱縣應急廣播節目顯著增加了天氣預報和預警內容頻次,確保全縣各村組的“小喇叭”都能及時播發。根據雨情變化,信息內容從常規降水提示到緊急預警預報不等,成為群眾安排生產生活的“貼心助手”。
據統計,截至6月底,寧洱縣已歷經6輪強降雨過程。氣象部門指出,強降雨落區重疊度高,極易導致山體土壤飽和,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一旦出現險情,預警信息立即依托寧洱縣融媒體中心應急廣播平台發布。該平台聯合寧洱縣應急管理局、縣氣象局的分平台,以及覆蓋9個鄉鎮、89個行政村(社區)和729個自然村的終端,可實現全縣同步播報或點對點精准推送。
“針對降雨多變、區域差異大的特點,我們嚴密監測天氣變化,加強會商研判,確保通過應急廣播及時、准確地向公眾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寧洱縣氣象台台長龔紅梅介紹。
為保障廣播暢通,寧洱縣廣電局按照上級部署,整個汛期將加大設備檢修力度,壓實維護責任,確保應急廣播在線率穩定在95%以上。同時,加強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動,開展使用培訓,確保氣象預警、防汛指令、雨情汛情、政策宣講等信息高效播發。
為實現預警信息全覆蓋“最后一公裡”,全縣村組干部積極行動,加強值守,入戶走訪告知特殊群體,確保信息傳達“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對必須外出勞作的村民,我們會沿途提醒,告知隱患點,引導大家避開危險區域。”寧洱鎮化良村黨支部書記羅才表示。(楊媚、劉夢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