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難進、樓難上……這場“換位體驗”太真實

近期,由雲南省普洱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聯動縣(區)黨委社會組織部、市級行業黨委以及工青婦等部門開展了首輪“換位體驗”專項活動。活動中,首批12名機關黨員干部化身成為“外賣騎手”“網約司機”“快遞小哥”,掀起一場直擊新就業群體痛點的“沉浸式”換位體驗風暴。這場“換位體驗”,也正推動當地為新就業群體編織更加暖心的保障網。
“換位體驗”外賣小哥
“建得這麼好,為啥沒人來?”在思茅區新落成的“雲嶺先鋒新家園”,普洱市委社會工作部干部秦泓深望著空蕩蕩的大廳發愁:“希望借這次換位體驗活動能夠弄清楚原因。”
體驗活動中,秦泓深化身為一名外賣小哥。連續7天,秦泓深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從接單、取餐、送餐到與客戶溝通,“沉浸式”體驗外賣配送的每個環節。
“一周時間裡,我日均接12單。與外賣員日均接30多單相比,差距很大。同時,超時扣款、門難進、樓難上、自掏腰包調解糾紛等‘隱形負擔’讓人印象深刻,我體驗到了外賣員的艱辛。”
借著這次和外賣員深入接觸的機會,秦泓深也了解到他們的真實心聲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驛站離商圈送餐核心區太遠,繞路來這兒歇腳,時間耗不起。”“充電樁不夠用,電瓶車經常排隊等待充電,耽誤不起。”“我們下班時驛站也關了門。”等等,這些“心聲”直指問題根源。
“換位體驗”網約車司機
在“換位體驗”專項活動中,普洱市交通運輸局干部李梅坐進了網約車司機王師傅的副駕駛室。在一周的“陪跑”時間裡,李梅每天清晨六點與王師傅一同出發,一天工作12個小時。
一次,送完乘客后她內急難忍,連找三處衛生間均被告知“內部使用”。更令她意外的是,一位乘客臨時取消訂單,系統卻要扣除王師傅5元的補償金,這5元錢是王師傅需要奔波半小時賺得的收入。
“一次晚高峰,導航突然錯亂,導致王師傅遲到兩分鐘,乘客毫不留情打出一星差評,這造成王師傅評分下跌,系統派單量隨之銳減,收入也減少了。”李梅分享“陪跑”體會時說道。
結束了一周的“陪跑”,李梅的記錄本上記滿了網約車司機們的呼聲:急需協調商戶等的衛生間對外開放﹔平台規則需更人性化﹔如果能籌建一個集停車、休息、充電等為一體的“司機之家”就好了。
“換位體驗”快遞小哥
“我在郵政管理局工作了10多年,真正送快遞時才發現,看似尋常的居民樓門禁,竟成了橫亙在效率與客戶滿意之間的鴻溝。”在談到“換位體驗”專項活動時,普洱市郵政管理局的干部羅俊祥說。
羅俊祥還談到,一次配送中,一箱標注“易碎”的瓷器開箱后有裂痕,收件人當場拒收,他只能默默簽下金額相當於快遞員2天收入的賠款單。
“投訴反饋機制不健全,以罰代管、行業內卷、惡意投訴、人車分流小區大宗貨物難以配送。”體驗結束后,羅俊祥總結了快遞行業存在的4個方面突出問題,為推動行業治理奠定了基礎。
這些痛點被看見、正解決
首輪“換位體驗”專項活動結束后,體驗者們帶著滿心思考歸來,那些抽象的數字與報告,已化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對此,普洱市委社會工作部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秦泓深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優化建設“雲嶺先鋒新家園”》的報告,李梅記錄了司機如廁困境,羅俊祥反映了“門難進”與賠付痛點等問題,連同其他體驗者的手記放在了辦公案頭,一場為新就業群體織就保障網的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展開。
針對“暖新”陣地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低、功能不完善等問題,普洱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聯動市場監督、交通運輸、工會等部門下發加強“雲嶺先鋒新家園”服務陣地建設的若干措施,計劃整合資源在每個縣(區)建設1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物資配備達到“6+X”標准的“雲嶺先鋒新家園”。此外,還拓展使用場景協調100個藥店、商戶等免費提供休息、商品折扣、應急藥物、血壓血糖監測等關愛服務。
同時,為了解決“用餐難”問題,鏈接社會愛心商戶和社區資源,打造15個“小哥食堂”,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就餐優惠和便利。針對“如廁難”等問題,協調12個商超、加油站開放衛生間資源。針對“門難進”“樓難上”困境,繼續大力推進“騎手友好社區”建設,特別是普洱市郵政管理局還和7家物業公司約定協商,保障快遞員合理通行權﹔對於“賠付痛”,普洱市總工會牽頭,聯動平台公司參與,籌措行業保險互助基金,為風雨中奔波的快遞小哥添一份安心。
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強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普洱市委社會工作部還統籌組織、交通運輸、工青婦等12家部門實施“暖新”實事,推出學歷提升、就餐優惠、法律援助、勞動權益保障等10個黨建關愛凝聚服務項目,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多元化、可感可及的服務。
針對新就業群體利益訴求辦理難問題,建立新就業群體簡易訴求及時辦、復雜訴求部門聯辦、難點訴求聯席會議研究辦、跨區域訴求上報協調辦的閉環辦理機制,共受理辦結網約車司機等從業人員訴求149件,辦結滿意率達100%,著力把新就業群體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李宛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