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壓越強”的韌性從何而來(記者手記)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外貿怎麼樣?
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有人憂心忡忡,認為企業生產經營挑戰重重。當記者真正走進東莞外貿一線時卻發現,更多企業表現出堅定的意志、充足的底氣。
挑戰面前,底氣從何而來?
底氣,來自產業韌性。經歷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上一輪中美經貿摩擦的風雨考驗,許多外貿企業抗壓能力更強,展現出“越壓越強”的產業韌性。
看市場端,無論是“轉身”國內市場,還是“開荒”多元市場,不少企業主動作為、開拓版圖、分散風險。挑戰來臨時,就能做到“手上有單,心中不慌”。
看產業端,東莞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產業鏈齊全、配套能力強,讓身處其中的企業能產出更具性價比、更有創新力的產品。採訪中,多家企業感慨,外部環境越復雜,中國產業體系完備的優勢越凸顯。
看企業端,近年來,不少企業持續加快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在技術、品牌、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加速攀升,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以不變應萬變。一位企業家的話讓人印象深刻,“打造搶不走的競爭優勢,才是不確定性裡最大的確定性!”
底氣,來自政策儲備。面對風險挑戰,練好基本功、打好提前量、備足工具箱,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有招”。
看儲備,近年來,東莞加快轉型升級,加工貿易佔比逐年降低,與2018年相比,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佔比下降4.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佔比提升至62.6%。從以加工貿易成就外貿大市,到以先進制造扛起外貿大旗,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更強。
看應對,外部挑戰一來,東莞率先出台“穩外貿30條”,從辦好境內外展會到促進海外倉發展,從強化信保支持到加快成果轉化,政策鮮明、舉措務實,為的便是全力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保份額。
無論市場如何變化,背靠中國經濟這片大海,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讓許多外貿企業心態更加從容。
回望過去的奮斗路,關關難過關關過﹔立足當下的奮發路,風雨無阻向前進﹔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時與勢在我們一邊。堅定信心、頂住壓力,練好內功、站穩腳跟,相信沒有我們跨不過的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