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新型文旅既“旺丁”又“旺財”

2025年07月01日08:0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文博藝術場館創新融合“搖身一變”火爆出圈,吸引著人們“為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周末打卡逐漸成風﹔“演藝消費”成為追尋精神療愈與圈層社交的熱門選擇﹔主題樂園、新奇體驗等不斷拓展參與互動與個性表達新場域……近日發布的《2025上海文旅場景消費報告》顯示,新型文旅消費熱火朝天。

在年輕群體中,以文博場館為承載的“體驗”消費、以演藝經濟為代表的“悅己”消費增長趨勢明顯。報告顯示,近八成青年選擇周末出行打卡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館,90后更是對行業主題展館、前沿科技展館、感官體驗展館有顯著偏好。越來越多的城市意識到文旅產業可以很好地融入當地不同產業,新型文旅消費已成為擴內需、促消費重要戰場,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型文旅消費潛力無限,韌性動力持續向好。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沉浸化正日益成為主導文旅市場的關鍵。全國各地正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斷推陳出新,以特色“文旅大餐”拉動消費熱潮。在江蘇鹽城,淮劇小鎮以淮劇和雜技為主要的展演方式,在吃、住、行、游、購、娛等各環節與非遺元素深度融合,讓游客盡情領略非遺的別樣風情﹔當“六一”遇上端午,粽香與童趣撞了個滿懷,江西宜春明月山景區開展了“粽情明月 童心飛揚”主題活動,吸引游客5萬余人次,累計營業額達4500萬元﹔江西九江湖口縣江豚灣景區的草地音樂節同樣火爆,打鐵花的火星如流星劃過夜空,露天電影與青年集市交織出青春氣息。

新型文旅消費開疆拓土的動力源於數字技術。當前,從全息數字詩境到典藏雲端共享,再到非遺IP的數字活化,數字基因已深植於山河湖海與千年文脈,催生出虛實共生、智能交互的文旅“新圖景”。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區塊鏈、數字孿生等為核心的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持續發展,不僅為游客解鎖了向往的“詩和遠方”,也重構了文旅商業模式與價值鏈條,讓“游什麼”“怎麼游”的選擇更加豐富,促使文旅產品從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向沉浸式體驗、互動式敘事及虛實融合的深度創新方向不斷轉化。例如,河南洛陽沉浸式體驗館利用裸眼5D技術的逼真效果,讓游客穿越時空,體驗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之旅﹔湖北竹溪打造的沉浸式水景互動戲曲體驗項目,巧妙地將花式噴泉、霧森激光、全息巨幕、CG影像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游客仿佛身臨其境。這些數字文旅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僅進一步提升了文化旅游的體驗性和沉浸感,同時也為新型文旅消費注入了強勁活力。

如何讓新型文旅消費帶來的關注度從“流量”變成“留量”,既“旺丁”又“旺財”?要用誠意滿滿的惠民套餐,喚起游客的消費熱情。江西推出“雲游江西”一卡通,覆蓋景區門票、住宿、餐飲等全鏈條優惠,並發放超5500萬元文旅消費券,精准撬動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各項存量增量政策效應,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豐富優質旅游供給,才能不斷創新旅游業態,促進旅游消費擴大和旅游業提質升級。更好發揮政府在優化產業規劃布局、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優化供給與擴大需求更好結合。積極打造新型場景消費,更好將文化主題、故事講述、技術賦能等充分整合、不斷融合。(曹守新)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