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轉變土地利用方式 “閑土”變“寶地”

2025年06月30日16:20 |
小字號

雲南省地處山地高原,山地面積佔國土總面積近九成,可供各類開發建設活動使用的優質土地資源可謂“寸土寸金”。面對山多地少的省情和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挑戰,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成為雲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兩年來,楚雄州姚安縣作為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之一,在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上積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舉措,為節約集約用地用礦提供了有益經驗。

“姚安縣光祿古鎮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23年,古鎮以嶄新的形象正式亮相,今年‘五一’假期,共計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較往年同期增長明顯,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光祿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古鎮的新面貌、新氣象,得益於姚安縣城鎮棚改綜合項目的全面建成,通過項目實施,我們高效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充分挖掘出低效用地潛能,真正打造出集‘吃、住、行、游、娛、休、康養、旅居’於一體的古鎮旅游產業綜合體,成為姚安縣城市發展新的空間載體、功能升級的動力引擎。”

一花一世界半山酒店是姚安縣城鎮棚改綜合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站在酒店平台,光祿古鎮的美好盡收眼底,從錯落有致的商業區到庄重古朴的龍華寺,從生機勃勃的荷花池到綠意盎然的天然林,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得益彰,共同繪就出一幅人地和諧的美好畫卷。

“上世紀80年代,酒店所在地的原單位搬遷后,18.5畝土地閑置近40年,資源浪費嚴重。”姚安縣自然資源局審批股負責人介紹,“2020年,《姚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出台后,該地塊被納入城鎮開發邊界。隨后,縣城鎮棚改綜合項目啟動,姚安縣自然資源局對其進行了確權和綜合整治,並通過公開招拍挂的方式出讓給公司,加強合作開發。2024年,酒店建成投用,目前效益和口碑都不錯。今年,還吸引了其他社會資本在古鎮投資旅居項目。看到這塊‘璞玉’終於變成了‘美玉’,我們的心情十分激動。”

“土地及資產盤活,不僅為縣財政節省了近20萬元/畝的新批土地報批成本,還大幅縮短了企業拿地時間,極大提升了企業落地效率,達到增量遞減、存量優化、質量提高的目標,走出了一條具有姚安特色的節約集約用地新路徑。”姚安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獲評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以來,姚安縣不斷推進土地利用從結構性管理到全要素、全過程、全周期管理轉變。截至目前,全縣土地節約集約創建7項指標再上新台階,其中,單位GDP建設用地面積下降5.62%,違法佔耕比例由最初的3.59%有效降至0.3%,已供應土地實現無閑置,土地供應率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各項工作質效齊升,示范作用顯著發揮。

“十四五”以來,雲南省自然資源系統充分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以實際行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可靠高效的土地要素保障。

緊盯消化存量,全省累計處置批而未供土地80.97萬畝、閑置土地25.84萬畝,處置工作持續進入全國前列。建立園區經濟土地要素保障協調機制,完善開發區“增存挂鉤”機制,切實加強園區(開發區)用地管控。

圍繞優化配置,用好土地二級市場交易服務系統,共交易備案268宗1888.71畝土地。上線“七彩雲南·智選地”——雲南省建設用地招商雲平台,已成交80個地塊。建成省級公示地價查詢平台,穩步推進電子化合同試點工作,15個“農地入市”試點地區全部實現“零”的突破。

立足加強管理,開發建設適配雲南實際的省級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監管平台,對土地的批、供、用管理信息和空間屬性進行集成,形成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一張圖”。切實規范臨時用地行為,穩步加大對混合產業用地、民營經濟發展、“旅居雲南”品牌打造等領域要素保障力度。

下一步,雲南省自然資源系統將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在土地問題上劃定紅線和高線,深化科學保護和高效利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趙毅)

來源:雲南省自然資源廳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