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雲南大姚:“管家婆”專解群眾“心頭結”

2025年06月30日14:46 |
小字號

近年來,在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鐵鎖鄉,一支由三十多名農村婦女組成的“管家婆”隊伍,依托鄉綜治中心,憑借“人熟、地熟、事熟”的天然優勢,巧妙地將法律的剛性力量融入鄉土柔性治理。

前不久,鐵鎖鄉拉巴乍村民杞雲(化名)發現自家悉心照料了二十年的核桃樹,竟被鄰居砍去部分枝葉。心急火燎的他當即上門質問,鄰居也滿腹委屈地表示,核桃枝干蔓延到自家院落,不僅遮擋陽光,還妨礙通行,多次交涉無果后才動手修剪。雙方爭執不下,矛盾迅速升溫。

“管家婆”發現這一情況后,隨即反映至鐵鎖鄉綜治中心,並將雙方當事人請到鄉綜治中心調解室。綜治中心迅速反應,立即組織調解員展開調解。

經現場查看,核桃樹確實部分枝干侵入鄰院,但主干未越界。調解員引用村規民約中“鄰裡互助”條款,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提出解決方案:樹已砍伐無法復原,但鄰居需補償杞雲300元經濟損失,並承諾今后類似問題須提前協商﹔杞雲則同意今后定期修剪樹枝,避免越界。“以前不懂法,隻圖省事。‘管家婆’說得對,咱不能為幾顆核桃毀了這麼多年的鄰裡情!”

“管家婆”成員憑借對村情民意的熟知,能快速找准矛盾症結,為綜治中心調解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綜治中心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婦聯等專業力量與“管家婆”的群眾工作基礎,構建起集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民生服務於一體的全鏈條響應閉環機制。

此外,綜治中心輻射培育126名女性村級“法律明白人”,有力推動鄉村婦女從政策“旁觀者”成長為基層治理“主力軍”。她們嫻熟運用“傾聽訴求—換位思考—法理闡釋—正向引導”四步工作法,化解家庭矛盾、鄰裡積怨等“難點糾紛”。

在鐵鎖鄉綜治中心普法陣地,“管家婆”團隊創新形式,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開設“多語課堂”,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譯成彝語諺語、方言俚語,用鄉音傳遞法理,確保群眾“聽得懂”。

利用“火塘夜話”、殺豬飯等日常場景,巧妙結合家長裡短,生動闡釋婚姻繼承、土地承包等法規。自編自導自演法治情景劇,以“身邊人演身邊事,真實案例化劇情”向群眾普法。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需求,開展節慶“敲門行動”,上門講解贍養撫養、社會救助法規,筑牢依法維權“防火牆”。為行動不便者提供法律文書代寫、政策代辦服務,讓法治紅利“不落一戶、不少一人”。

“管家婆”深度參與村規民約的修訂與落地執行,將“抵制高價彩禮、提倡厚養薄葬”等現代文明理念寫入條款。聯動“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力量,共同推動陳規陋習破冰轉型。建立並嚴格執行婚喪喜慶事宜報備制度,依托網格化管理實現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干預,讓文明新風在鄉村落地生根。

每逢“殺豬飯”“紅白宴”等村民聚集場合,“管家婆”化身流動安全宣傳員,手持“拒絕酒駕”警示牌進行零距離勸導,以柔性勸導筑牢交通安全堤壩。(陳穎、夏明雄、胡怡琳)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