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雲南寧洱:科技育苗賦能咖啡產業升級

2025年06月28日08:5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全省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的四個縣之一,擁有30多年的咖啡種植歷史,種植區覆蓋全縣6鎮3鄉59個村325個村民小組。長期以來,全縣主要種植品種為卡蒂姆,精品咖啡佔比偏低,且多數咖啡園樹齡偏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高質量發展。

200畝精品咖啡示范園內的園林軌道車。羅藝坤攝

200畝精品咖啡示范園內的園林軌道車。羅藝坤攝

為破解發展瓶頸,寧洱縣近年來積極建設精品咖啡高質量發展綜合示范園,並與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開展技術合作,引進培育精品咖啡品種,在縣域內進行示范推廣,有序推進咖啡產業精品化轉型和結構優化。

走進寧洱精品咖啡高質量發展綜合示范園,翠綠的咖啡苗整齊排列。在自動噴灌設施的精准“呵護”下,幼苗沐浴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

“目前,30畝品種選育園已定植28個精品咖啡品種。”示范園負責人陳俊杰介紹,計劃通過幾年選育,篩選出更適合寧洱種植、兼具高產、抗病性強和風味優良特性的咖啡品種,為全縣精品咖啡發展奠定基礎。

200畝精品咖啡示范園完成的滴灌設施。蘇紅亮攝

200畝精品咖啡示范園完成的滴灌設施。蘇紅亮攝

該示范園項目總投資1143.26萬元,規劃用地300畝,實際建設280畝。目前,200畝精品咖啡示范園已完成滴灌及水肥一體化系統建設,定植瑰夏咖啡5.6萬株,並配備園林軌道車﹔50畝精品咖啡苗圃基地,培育瑰夏、鐵皮卡、波邦、“SL28”“SL34”等6個品種130萬株﹔30畝品種選育基地,定植21個品種5600株。

科技賦能是示范園的核心亮點。園區配備傳感器,可24小時不間斷將溫度、濕度等數據實時回傳管理平台,實現育苗環境全程監測、智能調控。通過物聯網、智能裝備與大數據平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資源節約、提質增效的智慧育苗模式。

沐浴陽光和雨露的咖啡苗。蘇紅亮攝

沐浴陽光和雨露的咖啡苗。蘇紅亮攝

“軌道車、水肥一體化、防草布等設施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后期人工投入,也為區域性咖啡高產優質種植提供了示范。”陳俊杰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批國家林業碳匯試點縣,寧洱縣以零碳咖啡標准建設該示范園,將改善農業生態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融合,助力碳減排。下一步,園區還將陸續完善咖啡星空觀景棧道、水景觀、咖啡主題民宿、加工車間等設施,著力打造集咖啡與茶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文旅示范區。(蘇紅亮、付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