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姚安:綜合服務平台搭建見實效

近年來,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大河口鄉綜治中心通過資源整合、機制創新與智慧賦能,將治理重心下沉到源頭,“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貼心服務群眾,讓“有矛盾找中心”成為群眾的“省心秘訣”。
“一站統攬”打通末梢
“以前辦點事,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進這一扇門,找一個人,基本都能解決。”正在辦理鄰裡糾紛調解的村民李大爺深有感觸地說。大河口鄉打破部門壁壘,將調解、信訪、司法、警務等職能和人員集中入駐,打造“一窗受理、多部門聯動”的綜合服務平台。
同時,構建“鄉級中心統籌、村級站點支撐、網格末梢延伸”三級網絡,確保服務觸角直達基層。鄉黨委班子成員輪流坐班接訪成為常態,形成“接訪—登記—交辦—督辦—反饋”閉環鏈條,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嚴格執行“誰接待、誰負責”的“首接必辦、限時辦結”制度,明確責任與時限,讓群眾感受“馬上就辦”的速度與溫度。精細劃分網格和專職網格,堅持“日巡查、周上報、月研判”工作法,讓小矛盾網格裡發現、網格裡解決,大事上報中心協調,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
“智慧融合”提升效能
針對基層矛盾特點,大河口鄉創新推行“調解+信訪”雙軌並行機制,明確“先調解、后信訪”的階梯式處理原則,婚姻家庭、鄰裡等糾紛優先用“情、理、法”調解﹔調解不成的,再引導通過信訪、司法等正規途徑解決。
搭建綜治信息平台,整合網格巡查、矛盾化解、信訪處理等各類數據。“網格員通過手機APP實時上報事件,中心后台一鍵調度、分析研判、下發任務、跟蹤進度,實現‘上下聯動’,決策更科學精准。”操作員小王邊演示邊說。
發揮“熟人社會”優勢,邀請德高望重的老人、法律“明白人”參與調解,用鄉親們聽得懂的話,講情、說理、明法。這種“法理情”融合的方式,既化解矛盾,更修復了鄰裡關系,讓調解充滿溫情實效。
“多元共治”凝聚民心
源頭預防阻矛盾。大河口鄉常態化開展“法治趕集”、“法律明白人”培訓等活動,用“接地氣”的方式普法,從源頭上減少矛盾滋生。
服務嵌入暖民心。大河口鄉綜治中心增設“民生服務窗口”,提供就業咨詢、社保辦理、困難救助等便民服務,干部主動下沉網格,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心理疏導顯關懷。針對情緒激烈的信訪群眾或糾紛當事人,建立“調解+心理疏導”機制,有效緩解對立,促進矛盾從“對抗”向“和解”轉變,讓剛性治理增添柔性關懷。(陳穎、黃炳健)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