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像山裡的螢火虫,帶來了光明”

持續強降雨導致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發生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暴漲的江水沖垮“孔當一號橋”,導致道路塌方、房屋受損,電網設施損毀嚴重,電力供應中斷。6月5日,暴雨初歇,南方電網雲南怒江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就帶著應急電燈,來到了孔當村臨時安置點。
為盡快恢復供電,南方電網雲南怒江供電局搶險人員日夜兼程,翻山越嶺趕往搶修現場。雲南電網公司供圖
“老人家,家裡已經通電了。”怒江供電局黨員服務隊隊員木菊花蹲在村民肯建文母親的身旁,看著老人手背上的針孔,她忍不住關心地問道:“老人家,您身體是不是不舒服?”肯建文攥著母親的藥袋說:“我母親因為腎衰竭,需要使用透析機,明天我們要搬回家了。”
次日,三抹“南網藍”的身影出現在“孔當一號橋”,瘦弱的黨員服務隊隊員余桂花將20斤重的應急電源扛在肩上,木菊花、楊心慈抱著愛心食品,翻越泥濘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當肯建文聽見院門外傳來“肯大哥,電源來了!”的喊聲時,正給母親喂藥的他雙手欣喜地一顫。
肯建文從母親的房屋中走出來,三名黨員便迎上去,說道:“大娘,這是給你們送來的備用電源。最近雨季,你們家情況特殊,不能沒有電。”說完,便將備用電源放在桌上,蹲在屋檐下演示起如何使用。當暗紅色的“備用電源”指示燈亮起時,肯建文的眼裡泛起淚光:“你們送來了光明,就像山裡的螢火虫……”
因道路中斷,南方電網雲南怒江供電局搶修人員背負沉重物資,徒步開展線路搶修工作。雲南電網公司供圖
“我們就是您的‘移動電站’,24小時隨叫隨到。”余桂花拉著肯建文的母親貼心說道。臨行前,老人的手突然拉住余桂花的手說:“你們再坐會,喝杯水再走。”這溫暖的聲音讓三人心頭發酸。隨后,她們將手中的“暖心食品”放至肯建文家中——其實,那些食品是突擊隊員們的口糧。
截至6月9日,獨龍江畔活躍著17支黨員突擊隊、2支黨員服務隊。“南網藍”的身影串點成線,徒步跋山涉水應急搶險,踩著淤泥深一腳淺一腳開展客戶走訪﹔用備用電源為急需使用透析機的村民家中重新點亮燈,用無人機群幫助群眾運送生活物資……怒江供電局黨員服務隊隊員們從晨曦中出發,踏著泥濘的山路,夜幕降臨才拖著疲憊的身體歸來。他們說:“我們的使命,是確保每一盞燈都要點亮!”這響亮的聲音,在獨龍江畔久久回蕩。(王宇、陳昱瑾、龍行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