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德宏:國防教育課點燃邊疆愛國熱情

5月25日至27日,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國防教育專家、大國重器殲-20、運-20、殲-10C、轟-6K戰機航跡首席發布人申進科,在雲南德宏州一所黨校兩所高校的國防教育課上掀起國防教育熱潮。為現場的嘉賓和學子們帶來三堂沉浸式國防教育課,以“新時代三問”串聯歷史與現實,激發德宏州各界人士“國防衛我、我為國防”的強烈共鳴。
申進科講國防教育課。德宏融媒記者蔣薇攝
課堂上,申進科圍繞《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主題展開國防教育課程。以《藍天儀仗》短視頻切入,拋出戰機型號與樂曲名稱的問題,與現場聽眾親切互動,當學生准確答出“殲-10C戰機與《春天的故事》”時,現場掌聲雷動。
他深入講述殲-10戰機發展歷程:從1998年首飛的“爭氣機”到殲-10C的精確打擊能力,展現中國航空工業自主創新的飛躍。談及抗美援朝戰場,他特別致敬“九星戰將”王海,提出“空中拼刺刀”精神中先進裝備與拼搏精神的思考。“取得勝利,不僅要有戰機協同,還要有飛行員敢打必勝的戰斗精神。”申進科表示,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要把握時度效,要善於回應軍情熱點因勢利導,提升國防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強軍興軍這些年,解放軍有了“飛得遠”的新佩劍,更有了“飛出去”的主心骨﹔飛了過去沒有飛過的航線,到了過去沒有到過的區域,書寫了彰顯民族意志、民族尊嚴、民族情感的強國強軍新答卷。
德宏州委黨校聽課人員回答問題。趙應艷攝
結合參觀“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的感悟,申進科重現滇緬公路抗戰往事:1938年沿海封鎖下,3200余名南洋僑工響應愛國僑領陳嘉庚號召,以血肉之軀書寫抗戰史詩,平均每公裡公路犧牲一人的壯舉令聽眾動容。他表示,2025年作為抗戰勝利80周年的重要節點,偉大的抗戰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反侵略戰爭的歷史豐碑,是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必修課。(趙應艷 牛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