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打造流動黨員教育培訓“加油站”

“以前流動黨員的教育培訓很單一,課程‘老三樣’﹔現在的培訓更接地氣也更實用,依托‘課堂+陣地+實踐’的模式提升培訓質效,黨員提升了技能,還能助力家鄉經濟發展。去年我們黨工委就引導鎮雄籍成功人士回鄉投資興業,帶動70余人就業。”昭通市鎮雄縣委在昆工委書記陳芸瑛自豪地說。
雲南省昭通市現有流動黨員11602人,佔全市黨員總數的5.9%,近年來,該市通過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培訓的有效路徑,著力辦好“紅色課堂”、用好“雲端課堂”、抓好“實訓課堂”,持續為流動黨員充電賦能,確保黨員離鄉不離黨組織、流動不流學。
昭通市充分發揮136個流動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為載體,組織流動黨員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每季度為流動黨員講授《光輝的扎西會議》系列故事黨課,組織流動黨員就地就近到黨性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開展體驗教育,提升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依托各級流動黨員服務中心、31個駐外就業服務站和86個“流動黨員之家”,打造流動黨員教育培訓“加油站”。進一步完善教育培訓機制,建立“黨委統籌+支部包聯+黨員結對”三級責任體系和遠程聯學、結對幫學等制度,由流出地黨組織班子成員與流動黨員結成“學習對子”,每月至少和流動黨員聯系一次、發送一次學習資料,讓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
昭通市積極搭建“互聯網+”教育學習平台,利用新媒體開展流動黨員“隨身學”,每年組織流動黨員參加全省流動黨員專題培訓班,昭通流動黨員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的典型案例連續兩年在全省培訓班上作交流。組織拍攝的《安家》《歸巢》《流動黨旗揚春城》等視頻片、被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台播出,為流動黨員教育培訓提供了身邊的“活教材”。精准確定納學對象,在長三角、珠三角成立14個流動黨員管理工委、6個黨總支、116個黨支部,實施“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行動,精准將11323名流出黨員和外地流入昭通的279名黨員全部納入學習范疇,通過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和“雲嶺先鋒”APP建好流動黨員教育培訓“雲檔案”。
堅持“流動黨員想學什麼,就培訓什麼”,利用春節、清明等重要返鄉節點,整合黨校、農業農村、人社等部門的資源力量,以“課堂+陣地+實踐”模式,依托鄉鎮(街道)黨校開展流動黨員基本培訓。同時,結合流動黨員需求開設實用技能培訓課程,每年培訓150余期,線上線下結合覆蓋1萬余名流動黨員。將教育成果轉化為反哺家鄉的赤子之心,開展“烏蒙扶貧先鋒行動”,引導流動黨員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回引1000余名流動黨員返鄉創業,引資8.4億元,捐贈資金1.1億元,領辦創辦企業、合作社1200余個,378名返鄉流動黨員充實進入村“兩委”班子﹔回引200余名昭通籍能人返鄉創業,幫助增加崗位2000余個。(錢旺、王吉桂)
來源:昭通市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