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德宏供電局以改革創新破難題

盤活土地資源,注入綠色動能

2025年05月21日09:32 |
小字號

近年來,南方電網雲南德宏供電局以雲南電網公司土地不動產管理提升工作為突破口,通過機制創新和政企協同,在土地資源高效利用方面成效顯著。該局提前6個月完成公司制改制土地更名任務,低效土地盤活率達100%,位居雲南電網公司首位。同時,積極探索以光伏項目盤活閑置資產,推動“沉睡資產”向“綠色動能”轉化,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機制創新 實現“雙百目標”

德宏供電局創新構建“1+3+N”工作體系,以專項領導小組為核心,搭建政策研究、資源統籌、考核激勵三大支撐平台,配套“三色預警”“挂圖作戰”等動態管控機制,形成上下聯動、精准施策的攻堅格局。

在具體執行中,該局“專班+三人小組”模式成為破題關鍵。該模式整合問題來源部門、使用管理部門、政府對接部門力量,針對每宗土地“一地一策”制定盤活方案。例如,困擾德宏盈江供電局26年的110千伏平原中心變電站土地証辦理難題,通過爭取按歷史合同執行,較現行地價節省約1200萬元,既成功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又顯著降低企業成本﹔德宏芒市供電局嘎中營業點長達12年的1405平方米土地產權爭議,通過精准對接政策得以確權。此外,德宏隴川供電局將閑置單車棚和停車場改造為智能充電站,實現資產收益與民生服務“雙提升”。

通過這套科學高效的機制,德宏供電局提前實現“雙百目標”:100%完成公司制改制土地更名,100%盤活低效土地。這不僅破解了長期存在的歷史難題,還形成了從確權到盤活的全鏈條管理經驗。

政企協同 激發綠色動力

在土地資源綠色轉型實踐中,德宏供電局攜手南網能源公司,創新採用光伏盤活模式,對所屬的18個生產場所(含8宗低效土地)的屋頂及附屬設施進行全面系統評估。通過這一模式,將偏遠地區閑置變電站用地、廢棄營業場所等“沉睡資產”成功轉化為綠色電能生產基地。

為推動項目落地,德宏供電局建立“政府+企業”聯動機制,多次專題匯報爭取到土地用途調整、並網審批等政策支持。同時成立工作專班,以“挂圖作戰+每日跟蹤”模式推進3.81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實現從“紙上藍圖”到“地上綠電”的快速轉變。項目採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預計年發電量超400萬度,30年運營期內可創收1200萬元,年減排二氧化碳2400噸,相當於種植1.3萬棵樹,達成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從芒市到盈江、隴川,曾經雜草叢生的閑置土地上,光伏板陣列正源源不斷將陽光轉化為清潔電力。這一實踐不僅為企業創造國有資產增值空間,更以“陽光銀行”模式為邊疆地區能源結構優化注入新動能,成為南網系統土地資源綠色轉型的典型案例。

德宏供電局這一實踐,構建起“確權—盤活—增值”的閉環管理體系。通過歷史遺留問題集中攻堅實現產權清晰化,以“光伏+充電”等多元模式實現資產效益化,最終以清潔能源生產實現價值綠色化,形成全鏈條可復制的管理范式。

來源:德宏供電局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