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養老機構消防隱患亟待排查(百姓關注)

本報記者 亓玉昆 喬 棟
2025年05月19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養老機構消防隱患亟待排查(百姓關注)

  “防范火災不只是擺幾個滅火器,也不是搞幾次火災演練,而是要把所有的火災隱患找出來,繃緊安全的神經。”河南商丘市讀者黃齊超近日來信表示,基層養老院的消防安全狀況不容樂觀,要加大檢查力度,想方設法地改善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條件。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地方民政、消防部門針對養老服務機構組織開展消防安全聯合整治,全力消除火災隱患。從各地情況調查看,一些共性問題值得重視。

  有的養老機構消防設施更換不及時,使用不規范。青海西寧市消防部門督查發現,有的養老機構樓道內感煙探測器和噴淋頭上,成排挂列著中國結、紙燈籠裝飾,影響探測器發揮作用。新疆石河子讀者沈先生說,部分養老院、福利院因維護不到位,存在電線未穿管保護、電線老化、插座破損等問題,增加電線短路、過載風險。

  有的養老機構未配備避難間、消防救援窗,消防通道被雜物佔用。西藏那曲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民政部門排查時發現,個別養老機構有疏散通道堆放雜物、安全出口鎖閉、電氣線路私拉亂接等隱患。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消防救援大隊檢查時發現,部分養老機構存在消防通道堵塞、培訓記錄缺失等高頻隱患。還有的養老機構消防電梯前室加裝防護欄,影響緊急情況下的消防救援。

  此外,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流動性大,應急預案“套模板”情況嚴重。不少養老機構工作人員以周邊村鎮45歲以上的農村婦女為主要就業群體。有的養老機構混崗問題突出,門衛兼護工、廚師兼護工,專業性嚴重不足。多家養老機構的消防應急預案從總則到人員配備、處置流程章節“長相雷同”,缺乏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的逃生指引、不同樓層定人定責等要素。

  青海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恆生長青照護中心負責人唐先生感嘆,養老機構招人不易,“常常用一兩年培養出一個護理人員,很快就跳槽去醫院干護工、去城裡干月嫂了。”

  此外,家庭式養老場所成消防監管新盲區。目前,家庭式養老機構以其規模小、離家近的優勢,成為都市養老的新形式。家庭式養老機構普遍位於住宅小區內,面積小於300平方米、床位少於10張,按相關規定定義,目前隻需在市場監管備案,不在民政等部門的指導和監管范圍,護理質量和消防安全存在隱患。

  “目前,對於設置在住宅小區的家庭式養老場所,有關部門尚未出台相關監管辦法和措施,也沒有相關消防法規和技術標准支撐,一旦發生火情,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將面臨巨大考驗。”陝西省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專業技術一級指揮長謝景榮表示。

  為了加強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民政部、國家消防救援局2023年印發的《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規定,養老機構應嚴格規范消防安全管理行為,防止火災發生、減少火災危害,並對養老機構的場所、設施、日常管理等提出要求。但是,有的省份尚未出台落實細則,有的出台了相關指引,但是針對性不足。

  針對這些現狀,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原主任委員范強強表示,應當從人防、物防、技防等角度下功夫,大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他建議,各地民政部門要嚴格養老機構等級評定,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依法依規撤銷資格或降級。對於房間內使用的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安排具備資格的電工定期檢測維護,房間內不得使用明火、嚴禁吸煙等。

  “養老機構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必須持証上崗,確保能夠熟練操作使用自動消防設施。”謝景榮表示,各地民政、消防救援部門要指導養老機構結合實際修訂完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按標准配齊護理人員,加強日常防火巡查檢查,特別是要嚴格落實夜間值班及巡查制度,明確崗位人員應急處置職責和程序。尤其是為失能老人提供照料護理的養老機構,要充分評估發生火災后組織失能老人安全疏散的條件和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處置、緊急避險、安全疏散預案。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