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麻栗坡縣公安局新寨派出所:
“智慧賦能”解鎖牧區“平安密碼”

“礪劍行動”以來,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公安局新寨派出所在“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經驗基礎上,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理念,加強“智慧牧區”平安建設,在對轄區牧區的治理中通過科技賦能、資源整合與機制創新,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智慧牧區治理模式。
法治宣傳進山村。
新寨派出所依托“網格化+警格化”管理模式,組建由派出所、司法所、村組干部、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的“聯防護農隊”,在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開展“車巡+步巡”立體化巡邏防控,並對牲畜集中養殖區、重點路段及偏遠村組開展高密度巡邏防控。同時,在主要路口設置臨時檢查卡點,加大對可疑車輛、人員的盤查力度,形成全天候、無死角的安全防護體系。
民警深入田間地頭,利用當地具有特色的民族語言,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法治講座、警民面對面交流會、推送警示信息等方式,向群眾普及防盜知識和法律常識,並結合典型案例巡回宣傳,增強轄區牧民對調解機制的信任感,建立“警民微信群”,實時推送治安動態、預警信息,鼓勵群眾提供線索。同時,聯合村委會建立“護牛護馬”互助小組,組織養殖戶輪流值守,形成“鄰裡守望、群防群治”良好氛圍。“礪劍行動”以來,深入重點防盜村寨開展宣傳教育講座10次,覆蓋群眾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轄區治安防盜水平。
巡邏防控。
依托“雪亮工程”和“智慧鄉村”建設,構建“視頻監控+電子圍欄”防控網絡。依托大數據平台,對涉牛馬案件進行串並分析,精准鎖定高發區域和作案規律。在高發區域向群眾積極推廣牲畜電子耳標、高清攝像頭等設備,引導群眾為牲畜安裝“身份標簽”,通過科技手段,實現“人防+技防”雙保險,實現養殖密集區視頻監控全覆蓋。“礪劍行動”以來,依托警務技術,追回丟失牲畜3頭,有效保護了轄區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新寨派出所充分發揮調解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中心調解室”,既當好信息員,又做好調解員,切實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各項措施落地生效。同時,推動成立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調解在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積極聯系司法所,吸納律師、法律工作者、黨員干部參與,健全機制。把矛盾排查作為調解委員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到先發現、先介入、先化解,切實把各類矛盾風險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當地、解決在萌芽狀態和初始階段,杜絕“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發生,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共同呵護邊疆民族團結之花。(馬文良、王之帆 文/圖)
來源:文山州公安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