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澎湃 向“新”而行】
依水向陽 綠能澎湃

浩渺清波,奔流千裡,瀾滄江於雲嶺大地蜿蜒鋪展。沿江兩岸,各大水電站綠能澎湃,串聯成珠。瀾滄江水風光多能互補,成為“西電東送”“雲電外送”戰略的重要支撐,賦能雲南省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沿瀾滄江而下,人民網雲南頻道探訪瀾滄江水系沿線多個電站,看瀾滄江兩岸綠能澎湃背后如何向“新”而行。
2024年12月25日凌晨,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的栗樹坪光伏電站燈火通明,隨著電流接入,整個項目部瞬間沸騰起來,歡呼聲、掌聲交織,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標志著栗樹坪光伏發電項目全容量投產。
同年12月30日,相似的一幕在當地多個光伏項目現場接連上演。阿裡郎、石竹坡、新寨、雞街、貴口、羊街村、居居麻、上登頭8個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同日全容量投產。瀾滄江畔,華能瀾滄江公司苗尾·功果橋電廠創造了國內單日投產項目數量最多的紀錄。
華能阿裡郎光伏項目。趙百忍攝
2024年,苗尾·功果橋電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現13個總裝機容量61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投產發電,年均節約標准煤約31.8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9.87萬噸,建成一座500千伏升壓站、3座220千伏升壓站、1座110千伏升壓站,完成總長237公裡的15條輸電線路建設,為17個項目解決並網送出問題。
短短1年,在實現13個光伏項目及其配套線路建設過程零傷亡、零事故、零糾紛、零處罰的同時,還創造出瀾滄江流域“建設用地獲批速度最快”“安裝速度最快”“調試時間最短”等多項紀錄。
那麼,苗尾·功果橋電廠如何進行新能源項目的建設管理?
2024年,苗尾·功果橋電廠肩負著保山市,大理州雲龍縣、永平縣、漾濞縣的新能源資源獲取、基建全過程管理工作。項目及配套線路建設橫跨6個縣市,建設面積達7000余平方公裡,作業高峰施時工人數達6000余人。
擺在苗尾·功果橋電廠面前的是一塊塊難啃的“硬骨頭”——集中開工建設項目多,安全、質量、進度管控難度極大,總包單位人、財、物投入不足……該如何破局?
“電廠深挖內力,善借外力,創新實施‘2+3+4’新能源建設管理模式,全力跑出新能源發展‘加速度’。”苗尾·功果橋電廠廠長詹維勇進一步解釋,“2”即抓好組織機構和制度體系兩個頂層設計,“3”即抓好用地要素、設備保供、配套接網“三大關鍵”,“4”即統籌作風與能力、人員與機制、安全與質效、內部與外部“四對關系”。
首先盤活內部資源。
苗尾·功果橋電廠及時轉換管理思路,完善強化新能源基本建設管理組織機構,分設4個項目部及4個工作專班全面參與新能源基建管理,28人常駐現場開展工作,全廠共計70余名員工參與新能源全過程建設管理。
與此同時,苗尾·功果橋電廠加大新能源項目獎懲力度,設立專項獎勵,開展“攻堅六十天決勝全容量”勞動競賽,進一步明確“能者上、庸者下”導向,落實“領任務、明責任、壓擔子”要求,激勵干部員工敢闖敢拼,創造性開展工作,形成了領導干部牽頭抓、項目部具體抓、專項工作組協同抓機制,全面激發新能源建設管理動能。
組織方面,苗尾·功果橋電廠依托良好企地關系,充分發揮專班項目部屬地優勢及前期工作經驗,強化資源調度、優化施工工序,全面提升工作質效,項目建設最高安裝強度達每日20兆瓦。同時科學統籌投產目標節點、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規范光伏組件包裝、發運、接卸、測試、安裝、驗收等管理,逐一攻破高原氣候多變、大件運輸困難、地下水埋藏淺等建設難題。
“我們電廠負責的光伏項目平均海拔達3000多米,地勢陡峭,其中居居麻項目部分地點坡度更是超過70度。”栗樹坪光伏發電項目部副主任李虎介紹,苗尾·功果橋電廠積極採用科技力量助力,在部分項目採用無人機運送光伏板,極大提升了效率,實現新能源項目高效建成投產。
華能栗樹坪光伏發電項目。趙百忍攝
深挖內力的同時,苗尾·功果橋電廠積極用好外部力量。
苗尾﹒功果橋電廠創新方式方法,強化現場安全檢查,實施新能源基建現場安全檢查咨詢服務項目。對外邀請現場監管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開展新能源項目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遠程視頻實時監控,及時排查整改各類安全問題和隱患。一年來,排查整改安全問題1200余項、安全隱患1100余項,堅守安全底線,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首批總裝機容量41.5萬千瓦的7個光伏項目即將接入苗尾·功果橋水風光一體化基地一期項目,為瀾滄江水風光清潔能源基地再添新彩。”詹維勇介紹,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利用水電站水庫的調蓄能力和水電機組快速靈活的調節性能,讓多種能源深度融合,有利於形成穩定、優質綠電,實現“1+1>2”的效果。
2024年11月26日,苗尾電站聯絡變壓器、開關站改擴建工程投運,苗尾·功果橋水風光一體化基地一期也由綠色發展藍圖成為實景。每年最多可為粵港澳大灣區輸送綠電12億千瓦時,年均減排二氧化碳89.87萬噸,標准煤31.87萬噸。
作為國家實施“西電東送”“雲電外送”和雲南省打造“綠色能源牌”的骨干電源點,苗尾·功果橋電廠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加速邁進。
連綿起伏的山脈上,排列整齊的光伏板向陽而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此后,每年平均約6.0175億千瓦時的綠電,將順著條條銀線匯入苗尾·功果橋電廠,跨越山河,點亮粵港澳的萬家燈火。(劉怡、白蘋、趙百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