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盤活“沉睡”資產 群眾在“家門口”把錢掙

2025年04月09日09:3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不出遠門,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挺好!”家住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大灣鎮的張顯軍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鎮雄縣通過堅持黨建引領,盤活“沉睡”資產,回引能人返鄉辦廠,越來越多的閑置廠房實現華麗變身,“家門口的務工車間”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群眾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大灣鎮將閑置的石田小學改建為服裝車間,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靈活就業。鎮雄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大灣鎮將閑置的石田小學改建為服裝車間,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靈活就業。鎮雄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閑置校舍變致富車間

裁剪、鎖邊、縫制……大灣鎮銳豪服裝車間內,一排排縫紉機整齊排列,一台台繡花機嗒嗒作響,工人們用雙手編織幸福生活。

3月9日,投資200余萬元,由原大灣石田小學改建而成的大灣鎮銳豪服裝車間正式投產。得知此事的張顯軍當即決定放棄外出打工,留在這裡上班。

“我每天打理完家務、照顧好老人孩子后,就來這裡上班,很方便,每個月工資能有3000元左右。”張顯軍說。

據悉,該服裝廠可為當地村民提供150余個崗位。預計每年帶動群眾增收750余萬元,人均增收3000元到7000元。

林口鄉將已關停煤礦的閑置廠房改造為產業園,創辦服飾公司。圖為該鄉產業園外景一角。鎮雄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林口鄉將已關停煤礦的閑置廠房改造為產業園,創辦服飾公司。圖為該鄉產業園外景一角。鎮雄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廢棄礦廠變產業園區

在林口鄉,當地通過將已關停煤礦的3000平方米閑置廠房改造為產業園區,回引返鄉能人投資90萬元創辦了星多服飾有限公司,群眾可在車間集中上班也可將設備搬回家中生產,幫助群眾每月最低增收1500元。

為了讓“小商”能“進得來、留得住、干得好、能致富”,林口鄉項目化跟蹤“小商”生產運營情況,“店小二”般地提供貼心服務,清單化明確技能培訓、廠房租賃等優惠措施。

目前,在車間集中上班的群眾共有75人,在家中生產的由30人,成為群眾就近就業的“致富車間”。

潑機鎮將農村空閑房屋建成彩色水晶生產線,讓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鎮雄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潑機鎮將農村空閑房屋建成彩色水晶生產線,讓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鎮雄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空閑民房變增收引擎

潑機鎮因山區佔比高、人均耕地少、產業較匱乏,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務工,農村房屋不同程度閑置。

通過在閑置民房上做文章,潑機鎮盤活張基屯村空閑房4000余平方米,購置熔爐25台、打磨設備50台,建成智能化彩色水晶生產線1條。積極招引在浙江務工的本地能人回鄉創業,投資300萬元成立晶怡水晶有限公司。

由於技術門檻低,操作簡單易上手,迅速成為當地村民增收新渠道。附近村民把晶珠、線繩等半成品帶回家中,利用空閑時間穿線作業,由公司再上門回收,勞務費現場支付。不少留守老人、陪讀媽媽、輕度殘疾人等群體均可居家務工。

目前,在該公司從事打磨、熔煉等工種當地村民有30余名,並輻射帶動周邊5個村63戶120余名群眾就業,群眾月均收入可達2000元。(曾智慧、毛君勝)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