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景洪:文旅融合推動縣域經濟做大做強

人民網昆明4月3日電 (記者李發興)近年來,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旅游熱度持續提升,文旅產業助推縣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4月3日,景洪市人民政府市長刀海清在雲南省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景洪市全力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康養旅游旅居目的地,通過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強縣域經濟做大做。2024年,旅游及相關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預計從17.3%提高到50.8%。
“如果說西雙版納是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那麼景洪就是鑲嵌其上的璀璨明珠——這裡雨林漫卷雲霧,瀾滄江輕撫大地,亞洲象悠然漫步,千年貝葉經蘊藏文明密碼。”刀海清說,去年,5700萬游客踏上這片熱土,857億元文旅消費彰顯著西雙版納的獨特魅力。今年春節,346萬游客奔赴暖冬之約,單日最高有5.22萬旅客搭乘中老鐵路穿越熱帶雨林﹔西雙版納機場以1815架次航班起降、27.09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實現53%和59%的同比“雙增長”。這些具象的數字,正是“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最熾熱的注解。
夯實文旅項目根基。景洪秉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理念,打造白象沙灘、神石康養大觀園、勐巴拉嘎洒溫泉度假區、歌朗河、孔雀宮等文旅重點項目,2024年全市簽約文旅項目16個,落地項目11個,完成旅游業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景洪市多措並舉優化營商環境,為產業投資者在文旅文創、康養旅居、景區提升等領域打造發展沃土。2024年,當地新增經營主體30626家,其中文旅類21012家﹔告庄西雙景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48萬人次,成為熱門打卡地﹔《傣魅》《象之心》等劇目在蛇年新春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
推動文旅示范建設。37萬名游客掀開基諾雨林秘境的神秘面紗,“北象南歸”生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2024年,游客平均在景洪停留3.25天,過夜游客日均花費1148.13元﹔旅游相關行業稅收達6.3億元,同比增長6.03%。
弘揚傳統文化魅力。景洪堅持“以文彰旅”,191位非遺傳承人成為“行走的文化基因庫”,打造1個省級非遺工坊,孵化4個市級文化傳承基地。《陶》《夢》《織幸福》《基諾新娘》《火牙象》等15個文藝作品,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了千年傣韻的獨特魅力。
發展康養旅居產業。景洪聚力當好“旅居雲南”排頭兵,編制《旅居產業發展規劃》,舉辦雨林景洪“旅居季”系列活動。49萬“新景洪人”在景洪平均生活90天,他們深居於曼賀納、曼巒站等鄉村宿集,感受“中國暖都”的慢時光。
打造文旅景洪品牌。小象“景景”和孔雀“洪洪”這對城市IP躍上傣錦、化作茶餅、融進貝葉經的紋路,100余種創意元素在景區、機場、高鐵站等各個文創伴手禮中呈現。
據悉,景洪市將於4月13日—18日舉行2025年潑水節。刀海清邀請四海賓朋投身西雙版納的溫暖擁抱,到“有水的地方”潑洒歡笑祝福,到“大象的家鄉”續寫創業華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