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互聯網算法

算法是網絡平台生存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和基礎應用支撐,也是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期間,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主辦,光明網、抖音承辦的“堅持主流價值導向 推動算法向上向善”主題分享會在廣西南寧舉辦。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要不斷凝聚眾智、攜手共治,讓技術既“聰明”又“善良”,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
強化主流價值,打造良性內容生態
“2024年下半年,微博熱搜前十位的話題裡,由媒體主持的話題數量環比增長90%”“2024年微博熱搜中,社會時事熱點96%來源於媒體”……會上,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他表示,媒體在微博獲得大流量的同時,傳播力也得到了充分提升,平台的輿論引導價值不斷顯現。從2024年開始,微博創建起“媒體共建”機制,讓更多正能量話題登上熱搜。
王高飛介紹,除了原創、首發、“暖”等標簽外,微博還將“辟謠”“主題宣傳”“官方回應”等標簽開放給媒體,媒體可以對內容進行標注﹔根據媒體做的標注,平台會對原創內容加權推薦。
近年來,多家平台不斷發揮自身優勢,與主流媒體合作,提升優質內容影響力。快手科技聯合創始人楊遠熙介紹,他們構建了以主流媒體、政務號為核心的正能量矩陣,通過算法優化分發鏈路,擴大優質內容的覆蓋面,提升其影響力。
針對“信息繭房”問題,抖音總裁韓尚佑介紹,抖音建立了多目標模型,設置了100多個目標,以解決單一目標下系統容易重復推送相似內容的問題﹔還加強了推薦系統中對搜索行為的應用,讓系統實時根據用戶搜索興趣進行調整。
“以透明化破除信任危機,以多樣化應對信息同質,以系統化實現協同治理。”騰訊公司副總裁陳勇也提到,他們正在陸續構建更豐富的“破繭”功能矩陣,並提供用戶指引,通過算法迭代和體驗優化的雙支點,讓用戶找得到、用得上、有實效。
小紅書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在長期信息流的分發中,把50%流量分配給用戶。“‘信息繭房’是一個雙向過程,平台和用戶在內容偏好上,要做到靈活調節,借助正、負反饋機制,進一步破除‘繭房’。”小紅書總編輯、副總裁許磊說。
驅動算法創新,秉持“向上向善”理念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社交媒體逐步向算法和數據主導的智能媒體方向演進。如何順應技術趨勢,驅動算法創新發展?
楊遠熙提到“技術共治”這一關鍵詞。他認為,要以技術監管技術,依托大模型能力實時監測推薦偏差,對低質內容實施“智能熔斷”,輔助審核模型訓練,強化內容識別與治理能力﹔秉持“算法向上向善”理念,加大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研發,保障內容推薦的公平性、透明性、多樣性。
阿裡巴巴集團安全總裁錢磊認為,算法可以從海量數據中發現和總結新的規律,讓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享受技術紅利,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技術迭代提升效率的同時,也要做到“有溫度”。“算法,已經成為保障騎手權益的重要抓手。”美團黨委書記、副總裁陳榮凱說,在配送時間方面,美團已公開“預估送達時間”算法規則,並且針對遠距離、單量多等配送難度較大的訂單,用預估送達時間段替代預估送達時間點。
此外,多家平台加強行業聯動,推動產學研合作,提升算法技術創新能力,加強算法安全研究,提高抵御安全風險能力。比如,快手與清華大學聯合推出“負責任的內容推薦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聚焦解決自身平台推薦中的視頻曝光偏差等問題﹔阿裡巴巴成立“算法安全藍軍”,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聯動,在實戰中提升檢驗防御能力,進一步守護算法安全。
凝聚多方合力,構建共治共享格局
“我們需要算法創造價值、帶來便利,也要正視算法帶來的諸多挑戰。”陳勇認為,隻有堅持高效可用、安全可靠、透明可知、自主可控的原則,算法才能在新航路上乘風破浪。
算法治理需要政府、平台、用戶、社會等多方合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生態。
“加強算法治理,是維護網絡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關鍵環節,是推動平台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具體行動。”分享會上,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強調,中央網信辦聚焦算法問題,以壓實網站平台主體責任為抓手,出台系列政策法規,構建算法備案、安全評估、監測檢查、執法處罰等全流程監管體系,算法應用生態持續向好。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胡帆表示,廣西積極拓展人工智能算法應用和推廣,深化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聚焦推動算法向上向善,做算法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推動者,以算法為橋梁,以價值為紐帶,推動算法技術與中國-東盟合作需求深度融合,將公平、包容、互利、安全原則貫穿算法研發與應用全鏈條。
為進一步深化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於2024年11月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台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誘導沉迷等六大整治重點,督促企業深入對照自查整改,進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在分享會現場,“算法向善”南寧宣言發布,重點互聯網企業代表集體簽署,並承諾:算法的溫度取決於開發者的態度,算法的“清朗”源自踐行者的擔當。
在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唯有堅持主流價值導向,推動算法向上向善,互聯網這艘巨輪方能行穩致遠。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雷渺鑫 本報記者 周仕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