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去爬我們未見過的山”(體壇觀瀾)

范佳元
2025年03月25日08: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去爬我們未見過的山”(體壇觀瀾)

  嘹亮的哨聲劃破禮堂的寂靜,93歲高齡的郭玉佩高高舉起胸前的球哨,令人肅然起敬。他是新中國第一代國際級裁判,那隻象征公平公正的哨子陪伴了他六十載。

  起跳、騰空、托舉、順勢撥指送球入筐……一段AI視頻再現了前男籃國家隊球員李震中的招牌動作,他曾代表中國男籃參加奧運會,因上籃動作優美為人稱贊。

  …………

  3月23日,2024年中國籃球名人堂入堂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這是名人堂首次走進高校。娓娓道來的講述,歷久彌新的畫面,讓聽完9位中國籃球名人先進事跡的學生感慨:“我們年輕一代也要加倍努力,向世界展現自己的風採。”

  為何體育頒獎儀式能如此打動年輕人?答案藏在中國籃球運動130年的發展歷史中。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卓越孕育於日常。先學10年俄語,再學10年英語,郭玉佩直到78歲還在協助翻譯國際籃聯規則、裁判法﹔在沒有電腦和視頻錄像的年代,前男籃國家隊球員吳成章用自創的符號記錄比賽數據,本子上寫滿了他對籃球的痴迷和專注﹔為訓練防守腳步,前女籃國家隊球員楊潔特意找到粗壯的大樹作為假想對手,反復打磨技術……專業精神藏在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研之中,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職業態度在他們身上綻放光芒。

  不以成敗論英雄,賽場內外見人品。籃球之外,前男籃國家隊球員李漢亭還喜歡游泳、劃船、釣魚、彈吉他、拉手風琴,曾是陽光青年﹔原八一隊隊長黃烈在羅馬尼亞比賽時寫下“以藍天為紙、海水為墨,寫不盡中羅友誼”的詩句,詮釋了體育是友好交流的橋梁﹔郭玉佩面對壓力敢於吹哨、堅持判罰,贏得了球員和觀眾的尊重……這些閃光的片段凝聚成段段佳話和體育文化:既有尊重規則的嚴肅,又有熱愛生活的浪漫﹔既有體育精神的執著與堅持,又流淌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薪火相傳,更是令人欣慰。在清華園,馬越繼承父親原八一隊主教練馬清盛的拼搏精神,成為跳遠運動員﹔在新疆隊,齊麟沿著奶奶楊潔的籃球之路,成長為職業球員。當前女籃國家隊球員苗立杰、前男籃國家隊球員鞏曉彬下場示范,給清華大學男、女籃授課,“傳奇自傳承”的名人堂口號在這一刻更加具象化。

  名人堂是一項文化工程,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是催人奮進的引擎。“去爬我們未見過的山”,老一輩體育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滋養並激勵當代年輕人勇敢向前。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