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雲南 “好在”昆明

以前,三四月對大部分昆明旅游業者來說,是旅游淡季,因為熱鬧的春節假期結束了,忙碌的五一假期還沒到。近幾年,淡季不淡了,從公園、景區到博物館,從農貿市場到獨立書店、咖啡館,觀光,逛吃,喝著咖啡看書、晒太陽的游客越來越多,其中不少是旅居在此的新昆明人。
為什麼旅居昆明?
DeepSeek說,因為有諸多令人心動且極具吸引力的理由,例如氣候宜人,自然景觀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美食豐富多樣,交通便利,生活節奏適宜。
插畫師“田田仔”說,因為植物多、陽光充足、氣溫適宜,還有很多咖啡店,每次來都好開心。
新昆明人大概會入鄉隨俗地說一句,因為“好在”。
昆明話裡,“好在”是舒適、安逸、安居樂業的意思。簡簡單單兩個字,說盡了在昆明過日子的滿滿幸福感。
四季如春 風景如畫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昆明
昆明為什麼“好在”?這得從雲貴准靜止鋒說起。
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雲貴高原,因為重重山脈阻隔,移動變得緩慢。在西南氣流的作用下,冷空氣來回擺動,呈現准靜止狀態,由冷鋒轉變為准靜止鋒,這就是雲貴准靜止鋒。昆明位於雲貴准靜止鋒的西南側,在單一暖氣團控制下,冬季也碧空如洗、陽光明媚。到了夏季,平均海拔1800多米的昆明,即便晴天也依然涼爽,加之雨季多雲、降水,不僅削弱了太陽輻射,也帶走大量熱量。此外,寬闊的滇池湖面也對昆明的氣溫、相對濕度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
昆明就這樣成為四季如春的“春城”。
四川游客張阿姨和老伴每年都要來昆明避暑,彌勒寺公園裡的一家茶館是他們最喜歡的地方。“昆明,我們來了好多次。在彌勒寺公園裡喝喝茶、看看書、聊聊天,安逸得不得了。”張阿姨說。彌勒寺公園是藏在昆明鬧市中的口袋公園,裡面有咖啡館、茶館、眼鏡博物館、手作工作室、非遺傳習館,還有不定期舉行的讀書會、茶器展、茶市集、古琴聽音會等活動。不僅是昆明人,有越來越多和張阿姨一樣的游客發現了彌勒寺公園隱秘的魅力。
“買花要去斗南花市,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很好逛,翠湖旁新開放了好多博物館、紀念館,庭院裡可以看演出,文廟直街上藏著評價很高的茶館,文林街有咖啡文化節,城裡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書店。我最喜歡的是坐在海晏村的海景咖啡屋裡聽著水聲、喝著咖啡等日落。”說起昆明,浙江游客湯小琳如數家珍。湯小琳每年都要來雲南度假,昆明總是第一站。第一次是為了避暑到昆明,去了石林、雲南民族村、翠湖公園﹔第二次是為了紅嘴鷗到昆明,去了海埂大壩和撈漁河濕地公園。她說,等退休了,要來昆明旅居。
“昆明的冬天一點兒也不像冬天。太陽晒在身上暖乎乎的,路邊有花有樹,還有晒太陽的人和小貓小狗……”這是哈爾濱游客呂靜對昆明的第一印象。在昆明,呂靜最喜歡晒著太陽到處溜達,去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吃豆花米線、喝奶白酒、見識各種新奇的蔬菜和水果,去翠湖公園喂紅嘴鷗,一路偶遇不少有特色的書店、茶館、咖啡館、名人故居。呂靜很喜歡昆明的閑適,她說:“紅嘴鷗喜歡在欄杆上站著,一點兒也不怕人。賣鷗糧的人說,這是因為它們知道,大家不會傷害它們。它們吃飽了就要站在欄杆上晒晒太陽、打打瞌睡嘛。”
“天好看,雲干淨,沒事就去逛逛翠湖、爬爬西山。”“綠化好、空氣好、心情好,走在路上能聞到咖啡香、看到小鬆鼠。”“昆明真的四季如春,但每個季節景色都不一樣,顏色非常豐富,簡直就是大地的調色盤。”……因為宜人的氣候、優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多樣的美食,越來越多游客從天南海北來到昆明,其中又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下來,像昆明人一樣生活,去感受寫進城市街巷中的人文歷史和最地道的風土人情。
宜人宜居 非常“好在”
越來越多的人留在昆明
“高原明珠”滇池、“睡美人”西山、“天下第一奇觀”石林、“溶洞博物館”九鄉、“上帝打翻的調色板”東川紅土地,還有高品質的溫泉資源,讓人縱情於山水、忘情於自然﹔“一文一武”的西南聯大和雲南陸軍講武堂,翠湖“九巷十三坡”,吸引人穿行大街小巷,探尋昆明的歷史和文化﹔白天在雲南民族村體驗民族風情,到斗南花市感受“春城無處不飛花”,晚上到昆明老街、南強街巷感受別樣的夜昆明……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加上豐富的資源稟賦,讓昆明能滿足游客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不論是來觀光、度假、旅居,還是來晒太陽、泡溫泉、露營、買花、戶外運動,看好看的、吃好吃的、喝好喝的,游客想要的,昆明都有。
2024年以來,昆明市持續深化文旅融合,用好豐富的文旅資源,推動旅游資源產品化、旅游產品市場化,打造了滇池旅游黃金岸線、大翠湖歷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區生態科普旅游線路、陽宗海高原濱湖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石林—九鄉地質奇觀旅游線路、昆明北部縣區自然野趣旅游線路6條“黃金旅游線路”,以及“觀鷗季”“賞花季”“食菌季”“市場游”和避寒避暑旅居、冬日暖陽等特色旅游產品。2024年,昆明市接待游客約3.4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約48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21%和12.54%。
與此同時,昆明市還從滇池沿岸183個自然村落中,選取資源好、產業特色突出的46個重點村,按照“一村一策”打造,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題。目前,已有海晏村、小漁村、福保村、百草村、滇池外灘、鯨魚島等旅游品牌,牛戀村、太史村、余家溝下村精品民宿已建成。2024年,46個重點村客流量超千萬人次,營業收入5.4億元,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4億元,人均增收974.2元。目前,昆明市正推進“旅居雲南”建設試點,培育19個鄉村旅居重點示范村,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旅居標杆項目。
住進滇池邊的海晏村看日落,在翠湖邊逛博物館、喝咖啡,去斗南花市買花,去大觀篆新農貿市場、東華新迎農貿市場開眼界,去石林、紅土地看風景,到陽宗海度假泡溫泉,去吃老昆明人愛吃的館子,到南強夜市、大觀夜市品嘗地道美食……如今,越來越多人跟著6條“黃金旅游線路”看湖、看花、看雲、看日落,聽風、聽雨、晒太陽,徒步、慢跑、騎行,喝茶、喝咖啡、品美食,旅居昆明,感受昆明有多“好在”。
“我租的房子,窗外有山有湖,像世外桃源。”“不知不覺來昆明一個月了。一開始只是來避寒,住了兩三周覺得確實舒服,便動了在這裡租房的念頭。找了一個多星期,終於找到心儀的房子。”……就像祁十一在一篇文章裡所說:“最初,很多人是被雲南的雲影天光‘攫住’,獲得了療愈……后來,讓人離不開的還有這裡相對舒緩的節奏、煙火日常。”
從“旅游”到“旅居”,越來越多人因為昆明的美麗而來,又因為昆明的美好而留下。擁有漫長春天的“好在”昆明,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第二故鄉”。(記者李思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