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盟:從“邊陲小城”到“幸福佤山”

走進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縣城,隻見錯落有致的佤族特色建筑與蔥郁山巒交相輝映,一幅絕美畫卷展現眼前。身著艷麗民族服飾的老人慈愛地牽著兒孫,悠然漫步在健康步道上,遠處不時傳來晨練市民歡快的笑聲……
西盟,這座深深烙印著佤族文化印記的山城,60年來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發展理念。從自治縣成立初期的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到特色化建設的驚艷轉身,再到城市品質的飛躍,西盟實現了從“邊陲小城”到“幸福佤山”的華麗蝶變,用一甲子時光書寫了“人民城市”的生動答卷。
西盟縣城區航拍。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城市特色愈發凸顯
“我是土生土長的西盟人,在外地工作,一年大概回西盟兩次。我特別喜歡西盟的城市建設風格,房屋建筑、地標建筑都巧妙融入了本地民族文化元素,別具一格。”勐梭社區居民刀敏滿臉自豪地說。
近年來,西盟緊緊圍繞“干淨、宜居、特色”三大核心要素,將傳統的外在形態與民族的文化內涵有機結合,以文化為筆,精心勾勒城市風貌。
從佤族建筑、服飾、祭祀、生產、生活中精心提煉圖騰元素,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將其巧妙融入建筑物的民族特色風貌改造之中,把民族的記憶深深鐫刻在每一棟建筑之上。
別具匠心的打造方式,既凸顯了西盟的獨特個性,又保証了整體的和諧統一,讓人們在欣賞建筑之美的同時,深切感受到佤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從街頭到巷尾,一棟棟把民族元素“穿”在身上,把傳統建筑風格“戴”在頭上的特色建筑掩映在花草綠樹之間,“看得見”的民族文化符號與綠樹紅花相映成趣。漫步小城如同置身森林秘境,無論你走到哪裡,隻要停下腳步,細細觀賞,眼前皆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每一處景色都令人陶醉。
龍潭湖景。歐南罕攝
生態底色愈發靚麗
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洒在西盟縣東城區休閑公園裡,公園宛如鋪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幔。孩子們在公園裡盡情地奔跑、嬉戲,清脆的笑聲在空中歡快地回蕩﹔居民們三五成群地漫步在蜿蜒的棧道上,或悠然漫步,或駐足拍照,盡情享受著春日的美好時光﹔球場上,運動達人們揮洒著汗水,盡情釋放著青春的活力……整個公園沉浸在健康快樂、美好和諧的氛圍之中。
“這裡的公園太美了,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飯后我們帶著家人來公園散散步、健健身,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如畫的美景,身心都得到了極大地放鬆,感覺特別愜意。”東城社區居民葉英滿臉笑意地說。
居民在東城區公園游玩。李毅攝
綠色,是西盟佤山的主色調,也是西盟發展進程中最亮麗的底色。在城市建設工作中,西盟縣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綠美惠民”的理念,將綠美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緊密結合。
在項目改造前,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讓群眾從被動的參與者轉變為主動的決策者。充分考慮周邊群眾的實際需求,合理增加活動場地,完善配套設施,精心挖掘小區內的邊角地、空閑地、拆違騰退土地及其他可利用空間,規劃建設“口袋公園”,讓景觀巧妙融入生活,真正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願景。
曾經,“一座建筑一幅畫、一條街區一道景、整個佤山一公園”只是寫在紙上的美好藍圖,如今,卻已成為西盟小城正在逐步實現的生動現實。
從城市公園到街頭綠地,從社區花園到生態廊道,西盟將“綠”的文章巧妙地融入城市發展的每一個角落,更深刻地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僅讓群眾的生活更有品質、更有質感,也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截至目前,西盟縣城建成區綠地面積達80.96公頃,綠地率為41.26%,綠化覆蓋率為43.25%,共建設各類公園8個(其中“口袋公園”6個),種植綠植5.95萬平方米、喬木0.11萬棵。
西盟縣城區民族特色建筑。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城市的變遷,不僅體現在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更體現在老舊小區的華麗轉身和背街小巷的煥然一新。“我們心裡想的,他們都替我們做到了。路重新修好了,路燈變得更亮了,整個小區就像換了新模樣,又新又漂亮。”家住龍潭新村小區的魏銳滿臉笑容地細數著小區的變化。
近年來,西盟縣以老舊小區改造為抓手,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住宅破舊、排水不暢、道路破損等突出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造,實現了老舊小區顏值和居住體驗感的雙提升。
“在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后,我們對小區進行了科學合理地規劃分區,實施6大板塊、14個子項目,通過整合共享資源,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西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廖逢燦介紹。
西盟縣城區民族特色建筑。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路平了,牆新了,小區也更美麗了。”隨著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工作的持續推進,一個個老小區舊貌換新顏。排水管道暢通無阻,小區路面平坦整潔,私家車有了專屬的停車位,老街坊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紛紛感慨這些年來的巨大變化。
據了解,近年來西盟縣共完成7個片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居民的生活環境大變樣,從“住有所居”邁向了“宜居宜業”,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青山環城廓,綠水繞城過﹔樹在城中立,人在林中笑。60年風雨兼程,60年砥礪奮進,西盟從基礎薄弱的邊陲小城,華麗轉身為充滿特色的魅力佤山。如今,西盟的“顏值”越來越高,市民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好。
西盟縣東城社區公園航拍。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和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積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共進,讓西盟這顆佤山明珠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譜寫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廖逢燦滿懷信心地說。(虎遵會、歐南罕、刁弘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