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富源:“小魔芋”孕育大希望

春日漸暖,被稱為“中國魔芋之鄉”的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魔芋種植戶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備種、播種工作,拉開了2025年魔芋春播的序幕。
富源縣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成為魔芋種植的理想之地。作為當地“一縣一業”的支柱產業,魔芋春播備受關注。富源縣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推廣和品牌建設,魔芋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農戶在種魔芋。
在后所鎮雙諾村魔芋種植基地,放眼望去皆是“人勤春來早”的忙碌景象。大型農耕機在魔芋地裡來回穿梭,發出陣陣轟鳴聲,所到之處,一個個“藏”在地裡的“土疙瘩”(魔芋種芋)翻滾而出。村民們則跟在機器后面,忙著把剛翻掘出來的種芋分揀、裝袋,等待下一步播種。
與此同時,在后所鎮另一塊土地裡,村民正利用傳統牛耕方式種植魔芋。伴隨著吆喝聲,村民懷著對豐收的期盼,將一顆顆種芋埋入土中,播撒下新一年的希望。據基地負責人陳麗艷介紹,后所鎮雙諾村魔芋種植基地主要種植白魔芋,經過一年的試驗示范,發現當地地理條件比較適宜白魔芋種植,每畝商品芋和種芋的產量在2噸左右。
開墒起壟。
今年,富源縣計劃在十八連山、富村、后所三個鄉鎮種植2000畝魔芋,其中1000多畝種植白魔芋,剩下幾百畝種植花魔芋。在陳麗艷等種植大戶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魔芋種植行列。“這兩年跟著種植大戶干活,也學到了一些魔芋種植技術。接下來,我打算種兩三畝魔芋來增加收入。”后所鎮雙諾村村民李小花說。
隨著魔芋產業的加速發展,目前,富源縣有魔芋專業合作社358家,帶動全縣34431戶12.82萬人從事魔芋相關產業。魔芋年平均產量超過18萬噸,產值超10億元。經過20多年的持續發展,富源已實現種芋規模、種植規模、加工規模、交易規模“四個全國第一”。
未來,富源將繼續圍繞魔芋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推動魔芋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讓小小的魔芋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密碼”。(鄒玲風、馬超、李所全 文/圖)
來源:富源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