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紅河開遠“家長夜校”,讓家長與孩子共成長

2025年03月13日11:43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積極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通過“一個中心、一個試點、一個主題、六個學習”的“1116”工作模式,開展“家長夜校”文明實踐活動,吸引當地越來越多家長在工作之余加入其中。

“家長夜校”老師入戶指導服務。邱美華攝

“家長夜校”老師入戶指導服務。邱美華攝

每周五晚上七點半,開遠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家長夜校”課堂准時開課。高艷霞作為“家長夜校”的常駐講師,以“幸福家庭探索工作坊”的形式,與家長共同探索新時代的育兒方式。在課堂上,高艷霞邀請家長通過情景演繹的方式,重新了解家庭基本結構,明確家長在家庭中的角色,進而重新認識自己。

“聽了高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深切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需要做到以身作則,而不能像平時那樣隻會說教卻不付諸行動。”家長李池明說。

開遠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整合本土專家學者、志願者等力量,聯動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開展專家講座、互動分享、案例分析、入戶指導等形式多樣的“家長夜校”活動。

在城區,“家門口學育娃”成為家長群中的“新寵”。“看看下個月開展什麼活動?”已成為市民每月底對“文明開遠”微信公眾號的期待。而在鄉村,“家長夜校”文明實踐活動以“試點”形式逐步推廣至各鄉鎮(街道)。

戶外教學。邱美華攝

戶外教學。邱美華攝

樂白道街道巧妙地將“家長夜校”“遷移”至各類特色場地,通過“夜校+家教”“夜校+心理健康”“夜校+技術”等模式,滿足不同家長的學習需求。

碑格鄉的“家長夜校”注重將村民需求與教學實際相結合,由村民提出感興趣的課程主題,夜校再選派的專業講師進行授課,進一步解決親子關系、藠頭栽種技術、法律知識普及、鄰裡糾紛化解等方面的問題。

羊街鄉讓“家長夜校”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探索開展“理論宣講+技能培訓+普法宣傳+教育輔導+文藝文化+N”的活動模式,開展彝繡、彝族霸王鞭舞等活動,點亮“七彩彝村”的和美夜景。

“家長夜校”授課形式靈活,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讓家長們在學習中提升自我,打通了家庭教育的“最后一公裡”。截至目前,開遠市共開展“家長夜校”實踐活動220余場次,受眾達1萬余人。(李雪瓊、邱美華)

來源:開遠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