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關累港獲批國家級口岸后迎來首次客運通關

2025年01月14日09:57 |
小字號

1月13日,關累港獲批國家級口岸后迎來首次客運通關。當天上午八點半,在關累港口岸聯檢大廳,第一名出境人員通過衛生檢疫、行李物品檢查、人証對照、核驗信息等相關出境手續后順利通關,標志著關累港口岸客運正式通關運行。

關累港口岸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是老撾、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經湄公河進入我國的第一個港口。過去關累港作為景洪港口岸的附屬碼頭也可以開展客貨通關,而此次則是關累港自2020年6月24日獲批對外開放,並於2024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以來首次旅客通關,距離2020年4月暫停旅客通關已經時隔4年零8個月之久。 

據介紹,凡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雲南省邊境出入証、邊民有效証件,緬甸邊民需辦理中國境內(邊民証)均可從關累港口岸通關。正常恢復通關后,每天通關時間為: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30。后期視出入境人員情況適時調整。

為保障國際客運順利開通,實現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無感通關”體驗,關累港口岸各相關部門協同合作,對現有辦公及技術用房再規劃、再布局,進一步完善口岸旅檢設施,優化旅客通關流程。

西雙版納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教導員楊顏海說:“我們提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勤務保障專班,警力也最大限度地下沉一線,滿足我們前台檢查、現場執勤、咨詢引導、服務旅客等需求,通關前我們也優化了勤務模式,開足查驗通道,為出入境旅客高效便捷地辦理邊防檢查手續,最大限度縮短旅客通關時間。”

西雙版納海關駐關累辦事處口岸監管科科長肖文華說:“經過改擴建的關累港口岸聯檢樓旅客通關現場配備了一系列先進的系統設備,將海關監管工作順勢嵌入通關過程,旅客可實現‘指尖申報、掃碼驗証、紅外測溫’全流程電子化,並具備中、英、緬、老、越、泰等6種語言的自助申報功能,同時我們還將積極開展好通關引導服務,讓旅客通關更智能、通行更便捷。”

據了解,關累港口岸設計年旅客運輸能力約10萬人次,設計年通過能力貨運約15萬噸。此次口岸迎來對外開放后的首次旅客通關,不僅讓邊民之間的來往變得更加便捷,更重要的是這標志著西雙版納州“水陸空鐵”國際客運全方位開放格局將更加立體,瀾滄江—湄公河航運將與昆曼公路、中老鐵路、西雙版納嘎洒國際機場互為補充、高效銜接,為流域各國密切人員、經貿往來,增進交流合作提供有力支撐。(胡攀、胡瑞麗、王哲)

來源:西雙版納州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