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永仁:“幸福裡”搭起務工“幸福橋”

曾智慧 黃元慶
2024年12月19日14:4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為了照顧孩子上學,李大平和妻子決定辭去在四川攀枝花一工地上的工作,來到妻子的老家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

可回到永仁縣,能有什麼掙錢的門路呢?二人開始四處打聽和尋找。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新聞中得知了“幸福裡”社區。這是近年來當地政府為解決企業用工難、群眾務工難問題,搭建的就業服務平台,在助力務工人員就近就業的同時,提供專業的技能培訓和日常生活服務,以促進當地產業發展、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幸福裡”社區的工人正在藍莓基地務工。受訪者供圖

“幸福裡”社區的工人正在藍莓基地務工。受訪者供圖

5月份,李大平與妻子就近來到了蓮池鄉查利麼“幸福裡”社區詢問招工事宜。

查利麼“幸福裡”社區是由原查利麼小學舊址改造而成,設有接待大廳、黨員活動室、工人宿舍等,能免費解決400名產業工人的吃住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與每位工人都簽訂了用工合同,讓工作更有保障,工資可計件算,也可按天算,最低每天120元,每月一結並准時打進銀行卡。

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李大平卻從中感受到了安心與歸屬感。“工資每個月20號准時發,從沒拖欠過。而且不會做的,會有培訓老師教。”李大平所說的“培訓”,是“幸福裡”社區每周三定時舉行的“農民大講堂”,社區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公安、消防等部門的老師,開展種植管理技術、法治教育、維權知識培訓等,提升務工人員的思想素質。

“在這裡上班不僅離家近,還能學習新技能。”李大平說。

時下,正值藍莓採摘的繁忙季節,李大平夫妻二人被安排到藍莓基地從事採摘與包裝工作。一個月下來,月工資合計能有7000元到一萬多元不等,能滿足家庭的日常開銷。

在“幸福裡”社區,還有許多像李大平夫妻一樣的打工人。他們有的來自永仁縣,還有的來自普洱、紅河,甚至是省外。當地政府結合烤煙、水果、光伏等產業的分布,在蓮池鄉、猛虎鄉、永定鎮等產業聚集區,共建立起5個“幸福裡”社區,並與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南方電網雲南楚雄供電局等簽訂全面深化“幸福裡”社區合作框架協議,拓寬就業渠道和合作領域。

“幸福裡”社區每周三定時舉行的“農民大講堂”。受訪者供圖

“幸福裡”社區每周三定時舉行的“農民大講堂”。受訪者供圖

隨著平台的不斷發展,“幸福裡”社區現已成為永仁縣一個叫得響的勞務品牌,還入選了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現在的“幸福裡”社區,已然成為了一座“橋梁”,一頭連接著廣大務工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頭連接著企業的用工需求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在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的同時,也在促進就業、增加群眾收入、推動產業協同發展等多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