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來年打虎” 專家詳解立冬養生良方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表示冬季由此開始,人體的陽氣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正是休養臟腑的好時機,要順應規律、斂陰護陽”。在國家衛生健康委11月6日召開的“時令與健康”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說。
冬季脾胃虛弱可以按摩這3個穴位
冬季來臨后,寒冷的刺激可能會導致人們腸胃不適,比如胃痛或者肚子疼、腸鳴、大便稀溏,或者影響食欲,食少腹脹等。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唐旭東說,秋冬季節轉換,胃腸疾病容易復發,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瀉會反復或者加重。
針對這些問題,唐旭東推薦了3個穴位:神闕穴、內關穴和足三裡。神闕穴位於肚臍,肚子怕冷,腹脹、腹痛時,點燃艾條溫灸神闕穴15-20分鐘,可以溫中散寒,止脹、止痛﹔內關穴位於上臂的內側,腕橫紋上方的兩寸(約3個手指的寬度),按揉內關穴可以理氣止痛,緩解腹部的脹滿和惡心等症狀﹔足三裡位於髕骨的下方,脾虛的人經常消化不良、肚子脹、乏力,按揉或者艾灸足三裡,能夠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冬令進補應該遵循三大原則
民間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唐旭東對此解釋說,中醫強調天人相應,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時令主收藏,是調補機體、養精蓄銳、增強體質的好時機。
唐旭東強調,冬季進補要因人而異。人和人的體質不同,以中醫講的“虛”症為例,分為氣虛、陰虛、血虛、陽虛。
氣虛的人可能動一動就氣短,懶得說話,沒有什麼力氣﹔陽虛的人在此基礎上可能還會怕冷、手和腳冰涼,夜裡經常起夜,或者大便稀溏。氣虛、陽虛的人,在食材上可以多用羊肉、鹿肉、雞肉等偏溫的食材(氣虛者可加人參、黃芪、黨參等補氣的藥物﹔陽虛者可加生姜、干姜、肉桂等溫陽的藥物)。
陰虛的人會表現為眼干、嘴巴干、大便干,甚至是潮熱盜汗﹔血虛的人經常表現為面色無華,貧血、血色素較低,女性月經量多的人還會出現頭暈心慌。陰虛、血虛的人可以選溫和甘平的食材,比如老鱉、老鴨、魚等(陰虛者可放一些補陰的藥物,比如百合、麥冬、銀耳﹔補血的藥物有當歸、熟地、大棗等)。
除了因人而異外,還應因時制宜。唐旭東說,冬季來臨,天氣寒冷,一般會考慮補氣、補陽的藥物,給大家推薦一個傳統中醫藥膳,就是醫聖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用當歸補血養血,生姜溫中散寒,羊肉有補益脾腎的作用,如果在當歸生姜羊肉湯裡面加點黃芪或者人參,補氣的作用會更強些。如果年紀大了,可能會有肝腎虧虛,還可以加點枸杞子、紅棗。
此外,冬季人們通常缺少運動,高熱量的肉食攝入量增加,也容易產生食積,或者帶來內熱。唐旭東建議多吃一點生蘿卜,比如白蘿卜,中醫認為其性辛甘涼,可以降氣消食,清化導滯,適宜冬天。正如民間所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
冬季進補要遵循的第三個原則是“適度進補”。唐旭東說,補要緩慢地進補,扶一下機體的正氣,結合鍛煉、飲食調整就會很好地改善體質。補益的程度也要適當,如果補益過多就會上火,滋膩的滋補藥還可能帶來消化不良。 唐旭東推薦了中醫獨特的進補療法,叫膏方,南方叫“膏滋”。膏方是由多味中藥,通過慢火煎煮濃縮而形成的一種膏狀制劑,實際是“一人一方”,為每個人量身定制,針對性非常強,適用於慢病的調理,體質虛弱、亞健康狀態的人、老年人都很適合服用。特別是對於老年人,膏方可以明顯提升體質、改善免疫力,也能提高生活質量。(記者 劉昶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