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人設?劇本賣慘?記者探訪800多萬粉絲的網紅“小英一家”

昆明市尋甸縣農村婦女楊早英,以記錄農村日常生活而走紅,在全網擁有800多萬粉絲。
近日,其被曝疑似送養兩個親生女兒、賣慘擺拍視頻搞營銷、開著路虎去種地……引起網民的關注和熱議。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最近記者實地探訪,為你還原真實的“小英一家”。



(網上對小英質疑的截圖)
不經意間成了大網紅
海拔2200多米的昆明市尋甸縣金所街道草海子社區,秋意濃濃。一個山頭上的彝族山寨,就是楊早英居住的村庄。

(小英家就在這個村)
楊早英,網名“小英一家”,今年28歲,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身邊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9月下旬,網上出現了質疑她“虛假人設”“劇本賣慘”“送養孩子”的聲音,甚至還說她“開著路虎去種地”,讓她不知所措,倍感委屈,隻好暫停了更新視頻。
10月9日,當記者來到村裡時,正趕上小英務農回家准備做飯,她身著當地彝族特色服飾,戴著頭巾、穿著雨鞋,雖然熱情打著招呼,但還是難掩心中的沉重。說明來意后,小英接受了採訪,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

(小英與村民拉家常)
2019年,小英接觸到了快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玩起了快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網友互動,給單調的生活增加樂趣,后來逐漸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小英說,起初並不太會操作,還專門花費68元加入了一個微信群學習拍攝剪輯,並向其他網紅學習借鑒。接觸自媒體后小英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寄托,單調的生活一下子豐富起來。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條“刷鍋RAP”視頻,火爆后不但贏得了更多粉絲,還得到了上千元的收益,讓她激動得一夜睡不著。
2021年,她在抖音注冊了“小英一家”賬號,持續記錄和分享日常生活,並為櫥窗商品帶貨。2023年,她的粉絲量開始暴漲,從5月份的18萬增長到了500多萬,並開始學習直播帶貨。目前,她的抖音賬號已發布了680多條視頻。
短短幾個月,小英賬號的粉絲量暴漲,不經意間成為大網紅。小英說,現在想起來就好像做夢一樣。
10月15日,記者向接近抖音的人士咨詢,得到的答復說,像“小英一家”賬號這樣數月間粉絲暴增百萬的主播,不是個例,屬於比較正常的現象。記者也就此情況咨詢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張志安教授,他分析說,單平台網絡流量總體趨於飽和,對網紅主播來說,實現粉絲快速增長並非易事。不過,踏實運營也會有突然爆火時刻,特別是某個或某些內容有效觸發了流量分發機制。
曾是建檔立卡戶
2014年,小英嫁給了當時一窮二白的村民王拾富,也就是網民認識的“上拉如”。小英的丈夫從小父母離異,被外公外婆(均已去世)撫養長大。
10月15日,記者來到尋甸縣甸沙鄉的小英娘家。小英父母說,因為男方家境貧寒,當時也沒要什麼彩禮,就連辦酒席的錢也是娘家出的。婚后,夫妻倆在娘家生活了3年。談到女婿現在的情況,小英父母說,比過去好了很多。

(搬進統規自建房前,小英和外婆、舅舅、上拉如在老房子中吃午飯)
金所街道草海子社區黨總支書記余有福說,小英一家原來確實貧困,她家和外婆家、舅舅家都是建檔立卡戶。在黨委、政府幫助下,才住進了脫貧攻堅期間修建的統規自建房。記者看到,這棟房屋一共兩層,有100多平方米。

(小英家的統規自建房,一共兩層,有100多平方米)
小英一家所在的小山村,居住著130多戶人家,主要以種植玉米、馬鈴薯為主。這裡民風淳朴、鄰裡和睦,正如小英視頻所展現的那樣,村民們依然保持著比較傳統的生活方式。
小英說,她的日常生活就是帶娃娃、干農活、放牛,並順帶拍攝視頻記錄下來,晚上剪輯后分享到個人賬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粉絲喜歡她。小英還提到,她和丈夫因生活瑣事,吵鬧情況時有發生,但也並不像網上說的那麼糟糕,艱苦的日子都挺過來了,現在條件逐漸好起來了,夫妻感情應該更好才對。對此說法,記者也從小英丈夫王拾富口中得到了印証。

(小英在地裡收拾玉米)
務工經歷磨練了她
小英說,她其實是一個“很笨”的人,讀書時數學考試經常不及格,之后曾到昆明務工,做過一段時間餐廳服務員,不是很順心。
2013年,小英與同村姐妹一起到福建務工,在流水線上負責給鞋底刷膠。因工作勞動強度大,身體吃不消,第二年返鄉后,就與丈夫王拾富結婚了。
結婚后,為了多些收入,除了日常農作,小英每個星期往返於尋甸縣城,和丈夫的外婆一起去擺攤賣土特產,還要叫賣吆喝,介紹產品。如今面對鏡頭,小英侃侃而談。小英說,這離不開前些年的磨練。
村民曹正明說,小英非常勤勞,為人和氣。她丈夫以前愛喝酒,有點懶散。村民劉正於說,雖然很少去小英家串門,平時很少交流,鄰裡還算和睦。
記者採訪小英時,恰遇小英的粉絲陳女士,從福建騎行旅游路過雲南,專程來看望小英。陳女士說,她是小英的鐵杆粉絲,小英的視頻始終保持著朴素的風格,有些雖然比較粗糙,沒有刻意打磨,但讓人看了很是治愈。
用視頻記錄真實生活
關注小英的網友大多是被她的“苦中作樂”所打動,走紅后的小英突然被質疑“作秀”“賣慘”“擺拍”,認為背后有團隊運作,制造虛假人設。果真如此嗎?
通過記者調查了解到,小英並沒有簽約任何經紀公司和運營機構,也沒有人專門設計“劇本”,分享的視頻就是在記錄日常點滴,涉及場景多是家中、牛棚和田間地頭。小英的視頻主要是自己拍攝的,有時候大女兒和哥嫂也會幫忙,后期剪輯都是晚上哄睡孩子后自己在手機上完成的。
10月14日,記者再次見到王拾富。王拾富開玩笑說,其實他們就是“夫妻搭檔”,他主要是負責小英賬號直播后台的管理和直播商品的甄選。全國各地的商家,經常有人來找他談合作。為方便洽談,他在縣城租了一間房子作為辦公室。
對於網上的質疑,小英也覺得有些無奈,她說,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了解她的真實生活。當記者提到有人說她“開路虎賣慘”“餓瘦牛賣慘”時,小英苦笑著回答,家裡隻有兩輛農用三輪車。家裡的牛確實有段時間比較瘦,主要是因為母牛當時剛生完小牛,並且生了病,通過調理后,現在家裡的兩頭母牛、3頭小牛長得很好。

(小英切了一些野菜與飼料拌在一起喂牛)
針對小英介紹的情況,余有福說,視頻中表現的生活場景,基本都是些當地農村的日常勞作。村民們也告訴記者,小英已在村裡生活多年,從沒見過小英一家開“豪車”。記者也採訪了相關部門,証實了小英夫婦名下並無登記車輛。
近期直播帶貨收入不菲
當問到現在的經濟狀況時,小英並未回避,她告訴記者,開始帶貨后得到了粉絲的支持,最近一年多,她挂在抖音櫥窗的多個商品都賣得很好,有的單品能達到幾十萬單,自己也因此獲得不少收入。
小英說,她就是一個農民,習慣了在村子裡生活,粉絲大量增加也是近一年多的事情,感覺還是繼續務農心裡踏實。現在家裡添置了電冰箱、抽油煙機,還更換了沙發和衣櫃,也給女兒報了課外培訓班,日子漸漸好了起來,目前還沒有購買新房子,后面可能會考慮在縣城購置一間商鋪,方便存放帶貨的樣品。

(小英家添置了抽油煙機)
小英介紹,開始帶貨后,她根據平台的相關規則成立了公司,目前主要運營的是昆明甄宏文化有限公司,尋甸縣小英一家土特產店正准備注銷,尋甸金所早英百貨商店已經注銷。她也請了一家公司負責報稅,市場監管部門和稅務部門都專門過來對她進行提醒和輔導,幫助她對貨品質量進行把關,對稅務申報進行指導。
記者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核實,楊早英名下確有以上3個經營主體。記者還從當地住建部門了解到,小英夫婦並沒有購買商品房的記錄。
送養孩子屬實
屬民間送養,不構成犯罪
問到是否送養兩個孩子時,小英告訴記者,她的大女兒2015年出生,已經上小學了。2016年曾流產過一次。2018年,她又生了個女兒,當時家裡條件非常困難,住院生孩子的費用都是向娘家借的,而且丈夫的外婆存在重男輕女思想,一定讓自己生個兒子,便主導把這個新生兒送給他人撫養。2020年,她又生了小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目前,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

(干完農活,小英與小女兒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對於網傳小英送養孩子的情況,記者採訪當地公安、民政、衛健等部門,得知:通過查閱檔案資料、走訪詢問當事人及關聯人等方式進行調查核實,楊早英家的情況屬於民間送養行為,不構成犯罪。收養方后續辦理了相關手續,目前孩子健康成長,其他細節涉及未成年人和養父母的隱私,不便透露。
為此,記者向雲南睿信律師事務所李發達律師咨詢了相關法律問題,他告訴記者,根據《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法發〔2010〕7號)第17條之相關規定,不是出於非法獲利目的,而是迫於生活困難,或者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私自將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給他人撫養,屬於民間送養行為,不構成犯罪。顯然,楊早英家屬於此類情形。

(現在停播了,小英在整理堆積的貨品)
最后,記者問到近段時間停播的原因時,小英說,看到網上關於她的各種猜測和議論,特別是一些不好的聲音,確實有些難過,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想停下一段時間靜一靜。目前,還是踏實帶孩子、做農活,調整好后還會繼續發視頻、做直播。
(面對未來,小英充滿樂觀)
張志安教授認為,草根網紅群體往往缺乏足夠的職業准備或心理抗壓能力,對其不經意或不自主卷入的爭議,部分網民可更加寬容一些,同時主播自身也可學習如何應對質疑。面對網暴風險,網紅主播可適度斷網,調整狀態后再真誠與網民溝通及做好有效澄清。(通訊員 夏體雷 龍宇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