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玉溪深入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

增綠意添活力 打造健康幸福之城

雷霽
2024年09月30日09:3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清晨6點,環繞雲南省玉溪市聶耳文化廣場的全民健身步道已有不少跑者的身影。他們穿過街巷,用有力的步伐串聯起城中的公園綠道、體育場館、社區健身中心……

在這座開窗見景、出門見綠的“綠城市”裡,健康向上的活力已經融入了玉溪的“脈搏”裡。

【1】玉溪市聶耳文化廣場旁的路跑跑道讓跑步運動愛好者們更加便利。人民網-雷霽攝

玉溪市聶耳文化廣場旁的路跑跑道讓跑步運動愛好者們更加便利。人民網 雷霽攝

2022年7月,雲南省對照健康中國建設總體要求,聚焦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實施“綠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鍛煉、管慢病、家健康”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與綠美雲南、精神文明、推廣“千萬工程”經驗相結合,進一步豐富了愛國衛生運動內涵,創新了群眾參與方式,推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玉溪市積極落實、深入開展,把健康縣城建設作為深化“玉溪之變”的標志性工程,讓健康滿城、綠色滿城給全市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改造后的共美家園綠意盎然。人民網-雷霽攝

改造后的共美家園綠意盎然。人民網 雷霽攝

改善健康人居環境

家園美了 城市綠了

對於居住在玉溪市紅塔區共美家園小區30多年的許寶安來說,小區的居住環境曾是他的“心頭病”。

設施老舊、停車難、牆體破損、路面蒙灰……實在找不出個歇腳聊天的地方。然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讓共美家園的“顏值”說變就變。

如今走進共美家園小區,路面干淨整潔、車位規劃有序、花壇裡、牆角邊綠植郁郁蔥蔥,新時代幸福食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一系列公共服務設施應有盡有。

“拆牆透綠、見縫植綠、留白增綠”是共美家園煥然一新的“秘訣”。紅塔區充分利用老舊小區建設中的空閑地、廢棄地、邊角地等,結合居民使用需求,通過增加綠地綠量配置和游憩健身設施進行提升改造。

“按照‘公園綠地+公共服務設施+居住功能片區’的建設模式,共美家園還新建了臨街游園、塑造公園化城區景觀,推進城市社區生態空間共享。”紅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殷艷介紹。

共美家園重新煥發生機,讓許寶安和其他居民們可以在游園、花園裡閑坐拉家常,家門口、窗台下的鮮花綠植也越來越多,居民中涌現出了不少“種花大戶”,優化小區環境,實現共建共美。

放眼玉溪,一個個“共美家園”的改造提升讓“開窗見景、出門見綠”成為玉溪老百姓最實在的幸福。

通過開展“綠城市”“治污染”專項行動,玉溪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消除,人均綠地公園面積,從2020年的12.75平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13.97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8.82%。2022年至今,玉溪新建游園、“口袋公園”279個,新建綜合公園1個,城市綠量大幅增加,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

【3】在玉溪,運動愛好者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空間。人民網-雷霽攝

在玉溪,運動愛好者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空間。人民網 雷霽攝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運動無界 健康向上

音樂廣場、聶耳山、玉湖……近年來,玉溪紅塔山跑團團長周雪花見証了聶耳文化廣場生態景觀的四季色彩變換,加入跑團一起運動的人越來越多,附近的跑道也越修越長。

像跑團裡的其他成員一樣,周雪花憑著對跑步的熱愛,於四年前加入跑團,並帶領越來越多的人享受運動的快樂。在她看來,在玉溪這座健康與活力之城遇到志同道合的跑友是件幸福的事:“現在哪怕早上五六點出門,也能遇到一起跑步的人,設施環境也越來越好。”

紅塔區在結合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增加了跑步專用道。近年來,玉溪全市也充分利用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公共綠地及城市綠道開展健身步道建設,目前全市建有健身步道119條,共計378.88公裡,讓市民跑步更加便利。

【4】玉溪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附小韻律十分鐘”特色大課間操深受同學們喜愛。人民網-雷霽攝

玉溪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附小韻律十分鐘”特色大課間操深受同學們喜愛。人民網 雷霽攝

愛運動、勤鍛煉的氛圍也走進了校園和家庭。

在玉溪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附小韻律十分鐘”特色大課間操在活潑的韻律中融入了優秀文化歷史知識,深受同學們喜愛。除了課間操,學校還拓展延伸體育活動,布置體育作業,讓學生帶著家長一起參與運動,共建“家健康”。

在玉溪,不僅市民、運動愛好者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空間,近年來各大體育賽事也接踵而至,為玉溪全民運動的氛圍再“添一把火”。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玉溪市積極推動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建成雲南玉溪高原體育運動中心承接訓練活動、舉行各類體育賽事並面向公眾開放,打造出健康、活力、運動的城市“新名片”。

“今年以來,雲南玉溪高原體育運動中心已承接賽事活動49場,其中國家級賽事中甲聯賽及足協杯賽事13場、省市級賽事3項,帶動人流量28萬人次。”玉溪科教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雲介紹。

依托“勤鍛煉”“家健康”專項行動,目前玉溪市建成了各類體育場地9458個,面積584.91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22年的24.2%提升到2023年的27.8%。

【5】雲南玉溪高原體育運動中心的足球訓練基地。人民網-雷霽攝

雲南玉溪高原體育運動中心的足球訓練基地。人民網 雷霽攝

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守護安全 健康生活

“您最近是否有按時吃藥?身體有哪裡不舒服嗎?”這樣的電話,謝春瑞每天都要打兩通,為65歲以上居民或是診斷明確的高血壓、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以及對身體預防、保健、康復方面的咨詢給予回應。

謝春瑞是紅塔區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在這裡,共有16支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家庭醫生團隊由1名臨床醫師、1名護士、1名公衛醫師、1名中醫師和若干名社區黨員干部組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服務全覆蓋,分片包干、責任到人。

紅塔區玉興街道服務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大、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基層衛生服務網底結構薄弱,對於慢病防控工作來說困難與挑戰眾多。

“對此,我們創新建立起‘黨建+管慢病’網格化管理模式,對轄區內慢病患者實現了精准化服務。”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孔婭麗說。

孔婭麗介紹,一級網格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街道各社區簽訂了重點人群體檢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動員服務協議,確保服務內容的全面落實﹔二級網格是社區,設立了健康小屋,為居民提供身高、體重、血壓、身體成分分析等多種健康因素自測功能,並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與家庭醫生進行信息互聯互通,便於他們及時對自測異常者進行隨訪管理﹔三級網格是商圈、居民小區、小組,設置了健康網格員,定期開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摸排,協助做好宣傳教育動員工作。

在網格化管理模式下,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16支家庭醫生團隊每月均在社區黨員干部志願者的協同下到包保的社區向轄區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1—6月,家庭醫生團隊為轄區居民共提供上門診療768人次、健康咨詢指導5762人次、健康體檢10705人次,健康宣傳96次,為群眾提供了“一站式”健康服務。

【6】在紅塔區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健康小屋,居民可以進行健康自測。人民網-雷霽攝

在紅塔區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健康小屋,居民可以進行健康自測。人民網 雷霽攝

將中醫藥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也是一大特色。像謝春瑞一樣被納入家庭醫生團隊的中醫師,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通過體質辨識,開出健康處方,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后防復”。

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模式是玉溪市創新慢性病管理模式的一個縮影。

玉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將“管慢病”列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項目,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深化醫防融合,著力構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全市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從2019年11.8%下降至2023年10.8%﹔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從2019年的83.0%下降至2023年的78.8%。

為提高全市的健康管理水平,玉溪市還通過開展“食安心、除四害”專項行動,使全市食品抽檢率、風險分級管理率持續高於標准要求,牢牢守住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建成3個國家級、9個省級慢病防控示范區,“四害”密度管理達到國家C級標准,各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