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機關黨建向“新”而行

“四好農村路”串聯千萬家

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
2024年09月27日08:4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農村交通的改善,對數億農民而言,不僅是出行的便捷,更是生活質量的提升與鄉村振興的希望。

2014年以來,我國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這一重大民生工程如同春風化雨,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地區的交通狀況,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雲南這片多彩的土地上,“四好農村路”如同一條條血脈,連通著廣袤的城鎮與鄉村,連接著千家萬戶,為七彩雲南的農村經濟發展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飛大田小組被改造后的土基房。人民網記者-虎遵會攝

飛大田小組改造后的土基房。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公路暢通,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金秋時節,走進玉溪市澄江市九村鎮,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柏油路映入眼帘,它如同一條紐帶,串聯起大片農田,村民駕駛著滿載貨物的車輛在路上穿梭,臉上洋溢著笑容。

回想起過去的路況,村民楊平感慨萬千:“以前這條路坑坑窪窪,我們在運輸蔬菜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損失不少。再加上路窄,幾輛車相遇時非常不便。”

而今,隨著道路的硬化和擴寬,不僅減少了因道路問題帶來的損失,還大大節約了運輸時間。道路的暢通,讓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捷,也為鄉村插上了振興的翅膀。

道路的硬化,改變的不僅是村民的出行條件,更為鄉村振興鋪就了“快車道”。在澄江市鳳麓街道澄波社區飛大田小組,一條柏油路直達村口,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與彩色房屋交相輝映,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

飛大田小組的變化,是“四好農村路”建設帶來的變化之一。隨著“山色·飛大田”鄉村振興項目的推進,曾以務農為生的李八柳一家,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如今,她和丈夫孔佑清成了項目上的工作人員,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工作環境也更加舒適。

“現在的生活條件和環境都比以前好,以前那些破爛的土基房、沒裝修的磚房等,現在都被打造得漂漂亮亮。”李八柳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如今,村裡的很多群眾都像李八柳一樣,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類似的變化同樣在發生。樂白道街道酒房村委會團坡村,曾因道路不暢,村民種植的蜜桃外運困難,客商也難以進村,蜜桃銷量一直難以提升。

2021年,開遠市對冷水溝村至團坡村的公路進行了提升改造,一條長6.9公裡、寬6.5米的水泥路順利建成通車,徹底改變了村民的運輸條件。“以前摘桃子要看天氣,現在下雨也不怕,隨時可以放心走。”村民祝興平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雲南已建成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4145公裡、路網項目1736公裡,新建中小橋287座。全省各地正推進農村公路與農業、特色產業、民族特色等融合發展,助力農村地區走向富裕。

景邁山上冬櫻叢中的綠美公路。人民網記者-虎遵會攝

景邁山上冬櫻叢中的綠美公路。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管養並重,確保公路安全長效

“四好農村路”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雲南各地在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注重管養結合,確保公路長效運行。例如,安寧市建立健全了“總路長+鄉級路長+村級路長”的組織體系,明確各級路長職責,推進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鄉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確保每一條公路都能成為農民群眾的幸福路、致富路。

同時,每年投入不低於3225萬元保障公交補貼資金,並開通醫共體直通車、工業園區直通車、鄉村直通車、校園直通車四大直通車,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

開遠市則推行三級路長制責任體系,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原則,全面落實日常養護工作。通過實施預防性養護、小修保養及養護工程,及時修復路面病害,有效改善路況,全面提升了農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不僅是安寧和開遠,目前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都出台了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建成“政府主導、行業監管、部門協作、分級負責、社會參與”的管養體制,大力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將愛路護路納入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基本實現應管盡管、應養盡養。

在管好護好的同時,農村公路安全水平也得到顯著提升。十年來,雲南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治理安全隱患13.1萬公裡,基本消除了縣鄉道存量隱患。

“我們通過開發隱患排查應用程序、交通事故大數據分析,高效排查農村公路安全隱患點,建立動態項目庫,精准開展精細化提升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雲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全省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1991座,危橋率由15.6%降至2.5%,打造出更安全、更實用、更耐久的農村公路網絡。

此外,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還全力推進綠美交通工作,探索符合雲南實際的交通建設綠色人文路徑,把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充分融入“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過程,推動農村公路與雲南特有的山水風光、民族風情有機融合。

“我們以‘點’上添彩、‘線’上增色、‘面’上提質,打造暢、安、舒、綠、美的農村交通運輸環境。”雲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建成綠美農村路3.2萬公裡,繪就了雲嶺大地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

冷水溝村至團坡村公路。張興攝

冷水溝村至團坡村公路。張興攝

融合發展,公路助力產業興旺

“四好農村路”的建設,不僅改善了交通條件,還促進了農村產業的融合發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密祉鎮石麟村,一條寬闊平坦的石麟路穿越高山密林,串聯起城鎮和山村。

這條路,不僅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還帶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石麟村立足自然資源優勢,積極帶領群眾發展玉米、核桃等產業,讓全村產業總產值超1100萬元。

彌渡縣還積極推廣“四好農村路+”模式,堅持從單純運營“一條線”轉向帶動鄉村振興“一大片”的工作思路,通過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推廣城鄉公交客運和農村客運運營體系,以及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體系等措施,打通了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通道,讓鄉村運輸服務體系更加優質,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

目前,雲南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評價達5A級有73個縣,佔全省的58.4%。通過“快遞+電商+農特產品+金融+商超供應鏈+旅游”建立產業融合,全省建成縣郵件快件共配處理中心80個、鄉鎮客貨郵融合站點338個、村級客貨郵融合站點1410個,構建起集約高效的農村運輸服務體系。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謀劃政策新思路,開展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統籌協調區域間、城鄉間運輸服務發展,完善農村客運服務網絡﹔推行農村公路建設與特色產業、生態旅游、民族文化等一體化開發模式﹔將綠色理念融入規劃設計階段,推動農村公路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到2035年,將形成布局合理、品質優良、治理規范、運輸優質的現代化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

“四好農村路”不僅是連接城鄉的紐帶,更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隨著雲南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持續推進,一幅鄉村齊富共美的畫卷,正沿著蜿蜒的農村公路徐徐展開。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