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變旅居村 土瓜沖這樣“出圈”
從出生至退休,幾十年的時間裡,張建勇一直在廣東肇慶的市區生活。今年夏天,65歲的他卻和妻子來到雲南曲靖市馬龍區一個名叫土瓜沖的小山村裡,租房長住,過上了田園生活。
大學畢業后,馬龍姑娘袁雲在外順利工作、結婚、生子,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今年初,36歲的她回馬龍途中,偶然路過土瓜沖村,就被村子吸引,一周后便辭去工作,留在村裡開起了烘焙店。
張建勇和袁雲,只是土瓜沖村眾多“新村民”中的一員。今年6月以來,土瓜沖村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更吸引了數十位“新村民”長住。“新村民”中,有大學畢業生,有藝術家,有創業者,有退休人員,還有來自加拿大的外國人……
土瓜沖村,位於馬龍區通泉街道楊官田社區,距離馬龍城區6公裡。火爆“出圈”的背后,土瓜沖村有啥“秘訣”?
土瓜沖村的落日黃昏。鐘鵬攝
老房換新顏
曾經的土瓜沖村,並沒有什麼特別,甚至還有些“土氣”,村子裡的房屋都是土坯或磚瓦砌成。
歲月更迭,村裡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闖蕩,有的在外安了家,即便留在村裡,也都攢錢到離公路更近的地方建蓋新房。
幾年下來,村裡有120多間老房子被閑置,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老房子沒人住,年久失修變成危房,走路都不敢靠近。”今年45歲的土瓜沖村村民張貴華,見証了村子的變遷。
改造后的土瓜沖村。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
“空心村”整治,迫在眉睫。
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開展市場調研、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土瓜沖村按照政府主導、集體協同、企業運營、村民參與的開發模式開始了改造——先由政府整合涉農資金用於村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統一租賃閑置的舊房進行維修加固和外部改造,再由引進的企業負責內部裝修、家具置辦和運營管理。
老房子改造后,效果如何?
遠觀,土牆黑瓦掩映在綠樹叢中﹔近看,“土裡土氣”的房屋周圍整潔干淨﹔推門而入,環視屋內,榫卯結構的房梁清晰可見,簡約質朴的現代裝飾,溫馨而有情調。
社區還引進花卉種植企業,在村裡的1000余畝荒地上種了繡球花、油菜花、金絲皇菊、向日葵等。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扮靚村庄,使土瓜沖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今年7月,土瓜沖村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改造好的77間老屋,通過前來拍照打卡的游客口耳相傳和新媒體平台宣傳,立刻引來眾多到曲靖避暑的外省游客咨詢。
“房子應該怎麼租?”
“租金是多少?”
…………
截至目前,已共有18戶30位旅居客入住土瓜沖村,旅居時間短則一個月,長則達一年。
改造后的土瓜沖村。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
“空心村”變旅居村
入住土瓜沖以來,每天早起后,張建勇會到村裡的山林裡散步,閑時便在小院裡喝茶,或是在房屋配套提供的小菜園裡忙活,好不愜意。
此前,張建勇在老家時,因為夏天天氣炎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他不時會發病,一度在外出買菜時還暈倒過。
“這裡氣候好,生活很輕鬆。”在土瓜沖村,涼爽的氣候讓張建勇的身體沒有了壓力。他干脆簽了一年的租房合同,打算和妻子長住下去。
與剛到土瓜沖村不久的張建勇不同,今年66歲的重慶人陳建明,每年都要和家人到雲南避暑,通過新媒體平台得知土瓜沖改造后,在5月老屋改造還沒完工時,便和妻子入住了土瓜沖村,簽了半年的租住合同。
改造后的土瓜沖村。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
“這裡氣候好,交通方便,4公裡內就有三甲醫院,離曲靖市區10多公裡,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都不錯,我們來對了!”令陳建明感動的是,來到土瓜沖村幾個月,村裡的一位獨居老人,經常會給他們送菜。投桃報李,夫妻倆燒魚吃肉,也經常不忘給老人送去一份。
土瓜沖村的濃濃人情味,讓夫妻倆賓至如歸。閑時跟重慶的朋友聊起,都會不遺余力地向朋友推薦。朋友看了他們分享的視頻,羨慕地說:“明年暑期,我們也來。”
與張建勇和陳建明的避暑旅居不同,辭職來土瓜沖村開店的袁雲,在村裡的閑適氛圍中,找到了興趣愛好與事業的結合點。
“起初隻想開一個‘圍爐煮茶’的小店,提供看書、畫畫、寫字的場所,讓年輕人在這裡釋放壓力。”一次偶然路過,看到還在改造的土瓜沖村,袁雲心中的浪漫情調被激發出來。
真正實踐下來,為了小店能更好經營,她也會不斷調整方向:在旅游旺季,提供咖啡奶茶,售賣純手工烘焙的面包、月餅等﹔在旅游淡季,為附近中小學生提供手工烘焙研學體驗,為周邊企業提供團建場所……
“從開店到服務內容的變化,小店很多事項都是我臨時起意決定的,卻都一次次取得成功,讓小店實現了盈利,這離不開土瓜沖村的知名度帶來的流量。” 袁雲說,經營半年多,小店也積攢了不少人氣,她打算利用好土瓜沖村的“招牌”,以店為平台,帶動家鄉農產品外銷。
改造后的土瓜沖村。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讓“網紅村”“長紅”
改造后的土瓜沖村,吸引的不僅是旅居客,村民也開始回流。
得知村子啟動老屋改造,2023年,張貴華和妻子沒有再外出務工,他們將自家的一處老屋改造成小超市。
“父親因病失明,母親癱瘓在床,回來開店,還能照顧父母。”每天8點前開門,到晚上10點關門,張貴華的生意異常火爆,游客多時,一天礦泉水和飲料都要賣出10多箱。
土瓜沖村人氣越來越旺,餐館、咖啡館、書店等業態不斷涌現,健身步道、花海露營、露天電影等項目不斷推出,吃、住、行、游、購、娛、健、養等配套功能不斷完善。
“村集體獲得分紅,村民通過地租、房租、務工和擺攤開店獲得收入,企業通過經營獲利。”楊官田社區黨總支書記兼主任李兵表示,土瓜沖村的改造開發模式,實現了村集體、企業、村民三方受益。
改造成效明顯,社區和運營企業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
旅居土瓜沖村的張建勇正在租住房屋的菜園子裡忙碌。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
“如何讓客人走了還想來?”
“如果其他村子跟進改造,面對競爭,如何持續保持優勢?”
做好服務是關鍵。
開通城鄉公交車,組織城裡的醫院來村裡開展義診活動,配備“小管家”幫代收快遞、代買生活用品,建設集中養殖區和規范人居環境……土瓜沖村的便民利民舉措不斷跟上。
新老村民生活習慣不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在上級黨組織支持下,楊官田社區成立了土瓜沖旅居黨支部,把社區黨員、企業黨員、新村民流動黨員全面吸納進來,搭建起了社區、企業、新老村民溝通交流的橋梁。
作為一名老黨員,陳建明在積極參加旅居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同時,還積極為村子的服務管理建言獻策:“建議制定新村規民約,對新老村民一視同仁,形成常態化的村民自我管理機制。”
改造后的土瓜沖村。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如今,漫步土瓜沖村,隻見阡陌交錯、花木環繞、土屋儼然,新老村民悠然閑坐,一股鄉村新氣象扑面而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