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又是一年好“豐”景 滿載希望邁向農業強國

2024年09月22日09:00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金秋的田野,醞釀著收獲的希望。

  在黑龍江墾區,稻菽搖曳、玉黍灌漿﹔在河北滄州中捷產業園區,沉甸甸的高粱穗隨風搖曳﹔山東棗庄台兒庄區邳庄鎮,滿眼盡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當秋分時節來臨,我們將迎來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9月18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萱洲鎮農民在晾晒稻谷(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曹正平攝)

  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糧食年產量僅2000多億斤,1962年穩定在3000億斤以上。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實施,極大激發了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糧食產量接連跨上新台階。

  這是9月19日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個舊市卡房鎮種植示范區拍攝的旱地優質稻。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 攝

  農穩天下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強。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3年糧食產量達到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糧食單產大幅提升,2023年全國糧食單產389.7公斤/畝,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畝。

  9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紅山農場麥浪滾滾。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農村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家園。把農村建設得美好,農民群眾才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位於馬銜山北麓山腳的河灣村,毗鄰甘肅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高寒陰濕山區。通過農村道路改造、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村民庭院美化,河灣村的村庄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持續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住房、飲水安全、道路等建設成效明顯。十年來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250萬公裡,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左右,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5%以上。

  “我們要在既有工作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促進農村公路運營與客運物流快遞融合發展,助力農業產業、文化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把農村公路建設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陝西鳳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史韶春說。

  9月19日,諸暨市璜山鎮綠康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直播團隊直播銷售香榧及香榧油、香榧酒、香榧皂等衍生產品。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發展特色產業、支持外出務工、加快三產融合發展……多年來,各地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眼下,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2萬畝獼猴桃迎來豐收季,全面進入採摘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採摘。

  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水果觀光農業、採摘農業,打造集觀光旅游、文化展示、產業研學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體,有效拓寬了當地村民的增收渠道。

  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鄉村呈現新氣象。

  圖為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的臥龍古漁村。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新中國成立75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大台階,農村民生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業大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向農業強國邁進。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