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西盟:全面推動河(湖)長制高質量發展

2024年09月20日14:26 |
小字號

自2017年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推動河(湖)長制高質量發展,河(湖)長制工作實現從“有名有責”向“有能有效”的轉變,全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安全河湖、綠美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用“綠水”描摹縣域發展的亮麗新圖景。 

在西盟縣東城社區勐梭河左一支流畔,河(湖)長制水文化長廊延伸河流兩岸,沿步行棧道漫步,綠樹成蔭、花草芳香,河岸旁的文明標語、歷史典故、名人事跡……不時吸引市民駐足觀看。

勐梭河左一支流河濱走廊。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勐梭河左一支流河濱走廊。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前,左一支流臟亂差,蚊虫飛,沒有人會來這裡散步。經過治理,變得干淨多了,許多市民都會前來散步鍛煉。”勐梭鎮東城社區居民娜海說。

積極開展河湖“清四亂”、河道採砂清理整治等16項專項整治工作,並不斷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西盟縣通過改旱廁、建立鄉(鎮)垃圾處理站、配備集鎮及周邊村組垃圾箱等舉措,從源頭上治理水污染,積極推進縣域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勐梭河左一支流為例,形成了“黨政領導、河長主導、流域統籌、部門聯動、系統治理、齊抓共管”的河(湖)長制工作格局。

“從2023年開始,我被聘為民間河長,主要負責勐梭河左一支流日常維護監督。保護河湖健康、維持干淨、整潔的河道環境,是大家共同的義務。”勐梭河左一支流民間河長岩黨表示。

多年來,西盟縣積極構建覆蓋全縣98條河流、8座水庫、1個湖、3條干渠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河(湖)長制體系,並持續深化推行“河(湖)長制+”,建立完善“河(湖)長+水文監測”“河(湖)長+檢察(警)長”等體系建設,對轄區內重點河湖常態化開展巡河工作,著力抓好農業、生活等污染治理,不斷優化流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

除此之外,該縣還就如何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進行深入探索,以生態修復促人水和諧共生,以跨界融合促創新治理模式正在形成。結合佤族特色文化,開展“文化河長”制度,提升河湖治理的文化內涵,增強社區居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對勐梭河、中課鎮庫杏河等河流河岸帶進行生態化改造、生物多樣性恢復,有效改善了河湖生態系統,並以生態旅游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兼顧民生改善。

“我縣通過科學規劃,將水利、環保、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深度融合,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河湖治理新機制。”西盟縣水務局副局長、縣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鄭瑩說。

同時,西盟縣還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河湖水質實時監測、污染預警、智能調度等功能,提高了河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推智慧河湖出成效。

今年以來,西盟縣開展“保護母親河 全民在行動”常態化清河行動,共投入整治人數538人次,清理河道33千米,清理垃圾15.7噸,河道整體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通過開展河湖聯防聯控聯治活動,協商簽訂河道管護協議,建立聯合保護治理機制,立體式水域生態“保護網”正在逐步完善。(李毅)

來源:西盟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