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青春,在基層一線綻放

2024年09月14日15:50 |
小字號

政策優厚、風景獨好,雲南大理吸引的不僅是外來游客,還有大批來自高校的實習實踐人才。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來自全國10所高校的18名成員深入大理州大理市、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分別就鄉村移風易俗、城市社區養老、鄉愁傳承保護等專題開展調研,整理形成調研報告,以學術研究服務地方發展。

1高校學生實踐團調研洱海之畔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大理州委組織部供圖

高校學生實踐團調研洱海之畔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大理州委組織部供圖

高校學生實習實踐項目開始於2023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率先在大理州啟動“治國理政”實崗鍛煉計劃,遴選7名優秀碩博研究生進行實踐鍛煉。隨后,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分別與大理州簽訂共建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基地、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合作協議,推動實習實踐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發展。

2024年3月,大理州舉辦“聯心盟動·大理之約”高校大理行活動,14所高校齊聚大理,共商校地合作事宜並簽署7個校地合作協議。乘著校地合作的東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先后將學生實習實踐項目落地大理。

通過州校聯動,構建形成了“學研煉悟”全鏈條人才培養機制,地方出題、高校答題的“雙向奔赴”,成為了高校學子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的生動縮影。

精准選派“揚優勢”

選派到什麼單位實習實踐?是高校學生最關注的話題。選派不精准,就會影響實習實踐效果。

大理州採用“部門分析需求+學校廣泛征集+學生自願報名”相匹配的方式,在充分尊重學生意願的基礎上,通過按需引進、多向選擇、精准匹配,不斷提高人才和崗位“匹配度”,既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又滿足了部門的人才需求,讓學生學得開心,讓高校派得放心。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為充分發揮學生專業優勢,讓大家在實踐中做“干將”而非當“看客”,大理州委組織部聯動各接收單位認真分析學生特點,合理安排實習期間的工作任務,力求使每一位同學都有滿滿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我被安排到州發改委實習,參與了大理州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方案和開發區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文本的起草,不僅鍛煉了我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且加深了我對相關政策的理解把握。”清華大學資源與環境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龔子陽說。

高校學生實踐團成員與大理市下關街道興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們交流。大理州委組織部供圖

高校學生實踐團成員與大理市下關街道興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們交流。大理州委組織部供圖

深入調研“拓視野”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重點課題研究是高校學生的專長優勢,也是地方政府廣開言路的重要路徑。

大理州按照“高校所能、地方所需”的思路,結合產業發展實際,以問題為導向,著眼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廣大干部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提前征集梳理了26個備選課題,提供各實踐團學生“菜單式”選答,並提供深入基層一線專項調研的服務保障,讓學生不斷增加認知、拓寬視野、讀懂基層,為推動發展建言獻策。

上海交通大學“舵手計劃”博士服務團成員戚方舟說:“通過考察州情縣情和調研重點產業,我見証了滬滇協作助力洱海保護治理的成效、學習了‘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增收致富模式、看到了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帶來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我深切感受到大理正在以綠色為底色的高質量發展上昂首前進。”

深耕業務“補短板”

從校門到機關門,高校學生不缺學歷缺閱歷,不缺知識缺經驗。為短時間補齊閱歷和經驗短板,大理州推行“N+1”的實習實踐學生“傳幫帶”機制,由實崗鍛煉單位指定業務分管領導、科室長擔任臨時導師,負責日常培養、管理和考核工作,指導實習實踐學生快速融入角色、熟悉工作流程,參與黨政機關辦文辦會、業務辦理、檔案歸檔、活動保障等工作任務,讓他們在實戰中提升能力水平,積累閱歷經驗。

復旦大學實踐團成員王楠在大理市喜洲鎮人民政府實習,鎮裡安排了鎮黨委宣傳委員魏薇和文旅辦主任高慧敏作為她的“臨時導師”。王楠說:“高主任帶著我參加多次旅游市場突擊檢查,入戶開展旅游民宿違規整治,查看古建筑修繕保護情況,如今再回望,發現自己比剛來的時候,在歷練中收獲不少。”

全國高校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聯盟實踐團走進大理

全國高校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聯盟實踐團走進大理。大理州委組織部供圖

優化服務“樹品牌”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大理州將高校學生實習實踐工作與人才培養儲備工作和校地合作工作進行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強化統籌協調和要素保障,聯動州縣各接收單位為高校學生統一購置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提供食宿、交通出行等必要保障,為他們安心實踐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實習期間,積極為學生提供座談交流、學習培訓、考察研修、基層調研、工會活動等服務保障,讓學生深入了解大理州生態文明建設、民族歷史文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等基本情況,為學生搭建干事創業平台。

大理州委宣傳部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實踐團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延河講師團團長王海蓉,在建軍節前夕為大理州青少年學生開展國防教育講座。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古生村科技小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紛紛為各實踐團參觀提供服務,組織青年人才開展學術沙龍,互鑒共學促進整體提高。

通過制度機制的健全完善,大理州樹立了“蒼洱紅驛 智匯大理”人才品牌,持續釋放州委、州政府求賢若渴的強烈信號,吸引集聚更多優秀的高校人才到一線綻放青春力量。(李銀海、焦李澤)

來源:大理州委組織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