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穿行大江大河,水風光儲潤城邦

——水電十四局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走筆

2024年09月06日11:09 |
小字號

七十載春秋如隙,江河見証。中國水電十四局以“三河會戰”開疆拓土,自“魯布革沖擊”激流勇進,由“廣蓄項目法施工”勇立潮頭,此后,便大舉開啟長江、黃河、瀾滄江、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等干流水利工程建設。

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

七十載華章筑夢,乘風起勢。水電十四局斬獲中國電建首個高速公路“魯班獎”,建成中國第一個高海拔風電場,作為水電行業首家“進場”城軌交通的企業,拿下行業內首張地鐵施工資質,自中國第一條高鐵建設到中老鐵路六個“火車頭獎杯”獲獎集體中唯一“路外”企業,躋身國家鐵路建設企業第一方陣。

從1954年到2023年,水電十四局生產總值增長近16萬倍、資產總額增長近1.5萬倍、職工人數增長近7倍,如今,合同儲備破千億元,規模質量效益齊頭並進,成功打造“地下鐵軍”“水電勁旅”“抽蓄王牌”三張品牌名片,繪就“一主多元”全產業鏈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嶄新畫卷。

京滬高速鐵路泗河特大橋工程。

京滬高速鐵路泗河特大橋工程。

江河見証,山水賦能天地寬

雲貴高原波瀾起伏,地勢自北向南呈階梯遞降,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南盤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600多條河流匯聚於此。1953年12月,當時的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到雲南踏勘,一個高瞻遠矚的決策開始形成——在雲南境內組建一支水電建設大軍。

1954年5月10日,雲南水利發電工程局並以雲南建工局部分人員為基礎,從福建古田、四川獅子灘等電站工地調來一批施工技術骨干,迅速完成了工程局“搭架子”,以及大中專學校畢業生、部隊轉業干部中抽調、分配來大批干部和技術工人,上萬人的水電建設大軍匯集此地,雲南水力發電工程局(水電十四局前身)應運而生。

七十年歲月激蕩,與青山為伴,和江河相依。

從石龍壩水電站——中國第一座水電站改擴建工程起步,水電十四局在雲南以禮河、綠水河、西洱河流域跋涉三十余載,建成10座梯級水電站及一批地方小水電,一舉改變了雲南水電建設的落后面貌,開始在全國水電施工中以地下工程大型洞室開挖襯砌和土石壩填筑著稱。

20世紀80年代,作為中國水電改革、引進外資的試點項目,水電十四局在魯布革水電工程直面來自體制、管理、技術和設備的多重沖擊,於陣痛中覺醒、奮起、革新!不僅直接參與了“魯布革經驗”的創造、總結和推廣,更由此開創中國建筑行業“項目法施工”的先河。

此后,在廣州抽水蓄能電站——中國首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水電十四局僅用49個月實現一期首台機組投產,建設總工期與國外同等規模水電站相比整整縮短兩年。以“地下鐵軍”之名樹立了水電建設行業“中國速度”標杆,而此間獨創的“均衡生產、文明施工、科學管理”項目法施工經驗,也被再次載入中國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史冊。

茅洲河綜合治理工程。

茅洲河綜合治理工程。

1996年,水電十四局為責任方的三聯公司、參與組建的青雲公司相繼中標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承擔永久船閘地下輸水系統和大壩廠房壩段混凝土澆筑,並獨立中標右岸引水隧洞、地下廠房工程及大型機組安裝。在結構之復雜為世界地下工程所罕見的永久船閘地下輸水系統,水電十四局率先於全國創新採用緊密型聯營模式,僅用兩年多即完成三條引水隧洞、12條斜井、36座豎井總長近8公裡的開挖,還創造了大型地下工程混凝土澆筑25萬立方米的全國紀錄。

同年,經過異常激烈的競標角逐,水電十四局與意大利英波吉羅公司組成的黃河承包商承擔黃河小浪底堆石壩工程,建造了當時國內最深的混凝土防滲牆和最高、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壩。作為責任方的OTFF聯營體接過嚴重滯后的導流洞工程,提前1個月完工。還擔負了黃河截流主攻任務和三台機組及金結制造安裝,成為國內擔負小浪底工程最多的承包商。2009年,水電十四局被授予“國際堆石壩裡程碑工程獎”,是當年全球13個獲獎堆石壩工程之一。

七十年來,水電十四局轉戰中國南北二十余個省區,陸續承擔了棉花灘、大朝山、糯扎渡、小灣、彭水、洪家渡、龍灘、百色、水布埡、構皮灘等數百項水利水電工程和五十余項抽水蓄能電站工程。

作為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白鶴灘、溪洛渡、烏東德、向家壩等巨型水電工程施工主力軍,水電十四局已全面掌握世界領先的水利水電工程建造技術,擁有從土建到機電安裝覆蓋全專業施工的雄厚實力,創造出國內完成抽水蓄能機組投產容量第一、持續施工時間最長的建設佳績。2022年12月20日,隨著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標志著水電十四局全面參與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構建。

2006年,水電十四局挺進中原,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承擔起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中線調水線路施工任務,2013年圓滿完成全部主體工程施工。並於十年后,再次擔負引江補漢工程主體工程建設,將引清渠北上,實現南水北調與三峽工程兩大“國之重器”的牽手連通。2018年,國家在建十大水利工程之首、我國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的滇中引水工程啟動,在具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滇西北橫斷山脈、以全線“咽喉”和“上甘嶺”聞名的香爐山隧洞,水電十四局再次書寫堅毅卓絕、百戰不殆的鐵軍新篇,勢將引水入滇中、潤澤春之城。

七十年間,水電十四局陸續承擔百色、馬嶺、觀景口、東庄,中部引黃、引漢濟渭、引大濟湟、珠三角、環北部灣(廣東、廣西)等百余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承建的25項工程上榜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名單,其中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成為全國首個同獲“魯班”“大禹”“詹天佑”“國優金”四項國獎的水利項目。

在海外,水電十四局建設的顆顆“水電明珠”熠熠生輝。在亞洲,建成斯裡蘭卡“南水北調”工程之稱的M壩、K壩,獲頒“斯裡蘭卡突出貢獻獎”。在非洲,隨著中國援外建設最大水電站胡濟巴濟水電站的全部投產發電,為布隆迪增加約1/3電力供應。在美洲,水電十四局建成同時期中國企業對外承建最大水電項目——厄瓜多爾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

者磨山風電場。

者磨山風電場。

乘風起勢,水風光儲潤城邦

七十載波瀾壯闊,此間,水電開發已過“春天”,綠色、低碳、人文的新型城市群落,清潔、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正以生態優先、文明發展為底色,展現蓬勃生機。

應時而變,隻爭朝夕。水電十四局走出江河,全力拓展風光儲能、城市建設與基礎設施、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治理等全新業務領域,著力打造“投建營”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重啟改革,一路突進。

2008年,水電十四局投資建設了中國第一個高海拔風電場——雲南大理者磨山風電場。不僅填補了國內外高海拔風力發電的建設空白,創造了全國高海拔低空氣密度、特殊地理環境風電場建設的新紀錄,水電十四局也自此邁出從單一施工向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發展破局的關鍵一步。

乘風起勢揚帆進。“者磨山風電”一個項目迅速帶出新能源投資開發的一個品牌群,水電十四局投建了雲南大理巨龍山、晴雲山、斗頂山、九龍坡四個風電場和干海子風光互補並網光伏電站,建成雲南省首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此后十多年,陸續在雲南、四川、重慶、廣東、青海、甘肅等全國各地開發建設新能源項目近百項。

作為最早在雲南批量生產塔架、開展風電運維的企業,水電十四局已具備塔筒制造13萬噸、光伏支架制造15萬噸的年產能,並於2022年新建廣東新能源裝備綜合制造基地。

隨著甘肅古浪“源網荷儲”一體化能源基地EPC、山西太原杏花嶺區“新能源+”等項目的陸續簽約,參建的國內規模最大高原山地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在雲南建成……水電十四局依托豐富的建造經驗和技術積累,進一步投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2000年,憑借“廣蓄”建設的良好口碑和“地下鐵軍”的業界美譽,水電十四局在廣州地鐵2號線成功打開地鐵市場,成為水電行業首家進入軌道交通領域,並最早獲此施工資質的水電企業。此后二十多年,該局參與廣州、深圳、天津、無錫、西安、成都、昆明、武漢、鄭州等地數十條地鐵建設,見証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

在深圳地鐵7號線,水電十四局攻克了最為凶險艱難的的30公裡。“疊線施工(打疊加隧洞)、穿越沼澤濕地、穿過26股軌道的廣深鐵路筍崗車站、托換彩虹橋16根樁基……”水電十四局完成了中國電建首次施工的疊線隧洞和樁基托換,全面貫通全線施工難度最大、技術難題最多、風險系數最高的10條盾構隧道,成為電建地鐵建設史上的裡程碑。

同在破“局”的2008年,水電十四局還見証了中國第一條高鐵的誕生,在高鐵建設這個全新的業務領域闖出了新路。

在京滬高鐵泗河特大橋,創造了當時Ⅱ型板日灌漿全國高鐵施工新紀錄,收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在中老鐵路,於全線率先實現隧道洞通,被授予“火車頭獎杯”。

作為中國電建參與鐵路建設的主力工程局,從普鐵走向高鐵,從國內走向國際,水電十四局累計完成鐵路建設裡程300余公裡,掌握160—350公裡時速高鐵施工技術,成功躋身國家鐵路建設施工企業第一方陣,與各鐵建“路內”企業同台競技。

而作為中國電建第一個高速公路“魯班獎”獲得者,近三十年間,水電十四局也實施了數百公裡的高速公路工程,在福建武邵、四川邛名、新疆阿喀、貴州凱雷和凱裡環北、重慶江習和梁忠、雲南晉紅、江通和宜昭等地建成數十條高速大樞紐,公路工程總承包已成新的核心競爭優勢。

2016年,水電十四局從水網建設走向生態治理,以茅洲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為起點,全面進入城鄉供水、污水處理、河湖治理、“智慧水務”等“投 建 營”一體化市場。先后在廣東、安徽、四川、湖北、湖南、雲南、上海、重慶等地實施數十項水環境生態項目。

從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群到城市流域水質保障工程,從“消除黑臭”到“網管構建”,從“水質提升”到“生態修復”,水電十四局不斷推動水環境治理技術革新,以期建成更多“河通暢、岸美麗、底清澈、水安瀾”的高品質水域生態,打造城市美好人居環境。

中老鐵路。

中老鐵路。

近十年來,水電十四局在風電光伏、高速公路、水環境、水利樞紐、裝備制造、市政公用、工程檢測、房地產、礦山工程等多領域已開展投資逾千億元,隨著所投建高速公路的相繼通車,水電十四局於2021年成立專業團隊,正式開啟高速公路專業化運營管理實踐。

同時,作為國內地下工程領域最具競爭力的施工企業,水電十四局在城軌交通、引水調水等工程領域早已擁有先進的盾構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並於2016年投身高端裝備“中國造”,合資成立了中鐵電建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打造西南最大盾構裝備制造基地。

近兩年,針對物資供應鏈、砂石砼等板塊業務,水電十四局持續補鏈強鏈、優化布局,產業鏈條在體系重塑中不斷夯實壯大。

七十年積澱,自山川筑基。水電十四局高擎改革大旗、穿行大江大河、搏擊市場風浪,以“變”破局、以“質”破題,創造了從水電到多領域、從建筑施工到“投建營”全產業鏈的轉型蝶變。

七十年崢嶸,從江河跨越。水電十四局心懷“國之大者”,砥柱中流,將緊跟國家戰略和中國電建戰略布局,以初心踐行使命、以奮斗書寫榮光,匠心建造,致力成為集團化、精益化、數字化、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建設投資企業,全力書寫“水風光儲潤城邦”的高質量發展時代新篇。(楊虹 文/圖)

來源:中國水電十四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