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太平村裡話振興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4年07月24日10:15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夏日,太陽還沒有露臉,45歲的楊德雄便背著背簍鑽進山林撿菌。9點左右,時間差不多了,他把撿來的菌子賣給村道邊收菌子的商販。這天收成不錯,撿了三四公斤,收入能有一百多塊。

接著,楊德雄騎車來到自家煙田,再過幾天就要採收煙葉,他得忙著封頂打杈。

楊德雄生活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德苴鄉太平村,這個處在山裡的村子,離縣城六十多公裡、德苴鄉三十公裡。村裡人打趣,從縣城出發,路越來越窄,山越來越大,太平村就差不多到了。

這個貧困率曾超過七成的偏僻村落,這些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煙草部門的幫扶下,村民們收入穩步提升,日子越來越好,鄉村振興的步伐也越邁越穩健。

村道邊種上了花花草草。人民網記者-程浩攝

村道邊種上了花花草草。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接力改造 坡地變良田

太平村早年缺水,十年九旱。“沒通自來水前,人蓄飲水難,雨季引房檐水到水窖,用漂白粉淨化后飲用﹔地裡有水窖,雨季引雨水到水窖,用的時候再抽水。雨水少的年份,水窖裡水不夠,費老大勁兒去20公裡外的地方拉水,一百來塊一方,成本高。”太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德智苦笑著回憶說。

前幾年,當地黨委政府、煙草部門出資修筑提水工程,又跟著修筑了些水窖,村裡的人蓄飲水問題解決了,90%的庄稼也能澆上水。 

庄稼能“喝”上水,農田也要能存住水。去年開始,當地黨委政府實施高標准農田改造,項目落地到太平村,就是把坡地盡可能改造成梯田,讓地保水保肥,讓庄稼長勢更好。

實施高標准農田改造,讓耕地保水保肥還不夠。當地黨委政府整合資金,修筑機耕路,方便土地機械化耕作。

“以前,村裡80%的地塊不通路,很不方便。”楊德智說,“拿採收煙葉來說,以前採收一爐煙,兩個人得忙活三天,時間主要花在路上。有了機耕路,農用車直接開到地頭,兩個人一天就能弄完。”

修通機耕路,不隻方便庄稼採收。“農耕時,拖拉機直接開到地裡,深耕、碎垡、起壟、打塘,樣樣機械化,效率高不少。”楊德智接著說。

實施高標准農田改造,還體現在種植技術的提升上。“以往栽煙,先鋪膜,再栽煙,從栽下去到煙苗成活,得天天澆水,費水費人力﹔去年開始,煙草部門推廣膜下小苗移栽技術,先栽苗,再鋪膜,保水保肥。”楊德智說。

用水基本不愁了,種植技術改進了,今年,楊德雄家種植烤煙14畝多,加上每年撿菌子、養豬等收入,毛收入超過10萬元。

村民收獲的萊菔子。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村民收獲的萊菔子。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本身底子弱 更要快馬加鞭

種植的基礎條件改善了,在黨委政府、煙草部門幫扶下,村裡發展多元產業,讓村民們的致富路走得更堅實些。

太平村萊菔子種植歷史悠久,但一直是小打小鬧,形不成規模,成不了氣候。大理州煙草部門引導村民們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主動聯系萊菔子收購加工的廠家,打通村裡萊菔子銷售渠道,提升萊菔子附加值。

“我們正想辦法,將村民們的萊菔子榨成油銷售。”大理州煙草專賣局駐太平村第一書記楊正禮算賬說:“三公斤萊菔子能榨一公斤萊菔子油,一公斤萊菔子油能賣200多塊,按一畝地產120公斤萊菔子算,能榨40公斤萊菔子油,畝產值能達到8000多塊。如果單靠賣萊菔子,每公斤十三四塊,每畝地收入一千五六,加上賣秸稈的收入,一畝地毛收入撐死2000多塊。”

“賣萊菔子油和賣萊菔子比,畝產值一下翻了幾倍。如果煙草部門真的幫忙對接好市場,我們願意擴種。”楊德雄笑著說。

除了幫著村民找致富路子,大理州煙草部門還幫著提升人居環境,建設宜居鄉村。“他們爭取資金給村裡建了垃圾焚燒爐、議事點、休閑亭,幫著我們提升生活品質。”楊德智說。

當然,僅靠幫扶解決不了村裡的所有問題。“設施設備建好了,村民們得愛護起來,才能讓設施設備發揮更大功效,我們也在持續引導﹔雖說村裡水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但用水高峰期還會缺水,我們得繼續想辦法……”楊正禮若有所思地說。

遠處的梯田。人民網記者-程浩攝

遠處的梯田。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去年,太平村人均純收入11000多元,縱向比提升不少,但與縣裡不少發展好的村寨比仍有差距。“本身底子弱,我們更要快馬加鞭,在黨委政府、煙草部門幫扶下,讓村民們日子越來越好。”楊德智說。

此時,採訪行將結束,日頭已爬到頭頂,遠處山坡上新改造的梯田裡,庄稼一畦畦、一壟壟,生機盎然,能明顯感受到一股迸發的力量。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