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面貌新 生活更舒心

新建的村民活動廣場上,健身器材、座椅涼亭等設施齊全﹔一條寬闊的馬路旁,藍花楹開滿枝頭,兩排嶄新的民房格外醒目……這是記者日前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淮安村見到的情景。
2021年5月21日,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致16686戶民房受損。其中,距離漾濞縣城三四公裡的淮安村719戶民房受損,災情嚴重。
淮安村淮安屯新村一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三年來,在漾濞縣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淮安村將災后重建與提升發展能力結合起來,聚焦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如今的淮安村,目之所及,皆是“村淨、景美、人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當時,我家土木結構的房子開裂嚴重,裂縫大的地方,成年人可以側身走進去。”在自家兩層半的新居裡,42歲的村民楊和意向記者回憶起地震后的情景。
不隻楊和意家,“經過權威機構檢測,村裡34戶民房受損嚴重,需要重建。”淮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嬌說。
淮安村一角。段宏運攝
怎麼重建?“我們結合‘干部規劃家鄉行動’‘萬名人才興萬村’,由幫扶干部、駐村工作隊、鎮村組干部及全村黨員示范帶頭,為重建戶制定‘一戶一方案’,合理劃分‘吃、住、畜’空間布局,著力解決土地閑置率高、庭院雜亂等問題。”王嬌說。拿楊和意家來說,她家以前的房子在現在的村民活動廣場附近,為了村裡的統一規劃,征得其家裡人同意后搬到現在的地方。
針對村裡以前道路坑窪、垃圾亂堆亂放、糞便排污不便等問題,淮安村堅持以前期規劃為統領,搶抓項目建設,向上爭取資金2000余萬元,實施了道路硬化、民房美化、污水管網的鋪設等工程,並建成了村民議事中心、村衛生室、村日間照料中心、村民活動廣場等,實現了全村醫療、衛生、養老等設施的提檔升級。
2022年春節,楊和意如願搬進360平米的新居。她家一層有5個鋪面,一間自家開了小賣部,剩余4間還能出租。隨著后來村民活動廣場建成,“茶余飯后,我們就去廣場打跳,能釋放一天的疲憊。”她說。
楊和意正在剝核桃。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漾濞是“中國核桃之鄉”,除了開小賣部,楊和意平日幫附近的核桃加工廠剝核桃。“就在家裡剝,不影響做生意。”她說,剝一公斤核桃仁能賺3塊錢。
新村建好了,十裡八村的農戶愛來湊熱鬧。拿村裡的日間照料中心來說,每逢中午、下午飯點,工作人員便忙著給前來就餐的老人打飯,不少是外村人。
這家日間照料中心是災后新建項目,2023年9月投入使用。為提升日間照料中心的利用率,也為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淮安村與大理一家養老服務公司簽訂為期十年的運營合作協議,由后者負責日間照料中心的運營。
“中心目前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每天人多時有十多人就餐。”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說。記者看到,餐廳牆上標注著就餐價格:60歲以上快餐8元,80歲以上免費。
村裡人氣越來越旺,去年8月,漾濞縣便將全縣首屆“綠美鄉村健康漾濞”核桃節(“村BA”)籃球大賽放在淮安村舉辦,吸引了28支球隊參加。“人太多了,裡三圈外三圈。我家小賣部生意都比平日好了好幾倍。”楊和意笑著說。
去年8月,淮安村舉行縣裡首屆村BA,圖為比賽現場。李蓉攝
今年縣裡第二屆“村BA”還將在淮安村辦,村裡正忙著改擴建籃球場。“根據上一屆的經驗,現在的籃球場觀眾席太小了,我們得抓緊改,確保今年比賽時能建好。”王嬌說。
隨著村裡人氣越來越旺,接下來淮安村還打算發展以“親子樂園+綠色康養”為模式的鄉村旅游,爭取讓農戶的增收路子寬起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