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匠心筑夢

“全國技術能手”趙生艷:腳踏實地 綠色創新

人民網記者 劉怡
2024年04月22日09:3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初見“全國技術能手”趙生艷,她身著深藍色工作服,一頭齊肩短發,顯得利落干練,眼鏡背后的那雙眼睛明亮而充滿活力。

眼前這個面容清秀,看起來似乎年紀不大的女生,已是雲南能投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趙生艷不僅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更獲得雲嶺首席技師、雲南省三八紅旗手、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雲南省多晶硅操作工技術狀元等多個榮譽……

圖1-正在介紹有機硅的趙生艷。人民網記者劉怡-攝

正在介紹有機硅的趙生艷。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有機硅是一種新型高分子化工材料,耐輻射、耐高溫、耐腐蝕,目前被廣泛運用於航空航天、醫療、汽車、生活日化等行業,我們日常用的洗發水中的硅油,運動用品和嬰幼兒用品中的硅橡膠都是有機硅制成的。”指著有機硅工藝流程圖中間那一條線,趙生艷進一步闡釋,“我們目前的工作重心,正是這條線以上的有機硅上游相關生產環節。”

2008年,從昆明理工大學化工專業畢業后,趙生艷毅然選擇踏入多晶硅行業。“當時的我對這個領域所知甚少,談不上有多喜歡或不喜歡。”然而,隨著她在工作中的不斷摸索與實踐,趙生艷逐漸發現,每當成功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時,內心都會涌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成就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趙生艷所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經驗和技術也在不斷積累。

在趙生艷的帶領下,她所在的團隊通過持續優化工藝流程、實施設備改造和提升系統穩定控制能力,深入鑽研三氯氫硅精餾技術。經過不懈努力,企業成功實現了高品質三氯氫硅的穩定產出,並在還原工序中穩定生產出電子級多晶硅產品。與此同時,趙生艷也在生產一線中歷經磨礪,從班長、技術員逐步成長為主管、副部長,最終成為副總工程師。這一過程中,她與團隊共同努力,獲得了“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的殊榮,並成功申請到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2018年,在多晶硅領域已小有成就的趙生艷轉入了有機硅行業,參與有機硅項目的技術攻關。

彼時,有機硅技術在雲南省內尚屬空白,趙生艷與團隊一起日夜鑽研,“自己蹚出一條路”,創新了有機硅單體精餾差壓耦合技術。“這個技術以前主要用於多晶硅領域,當時有些專家對該項技術持懷疑態度,認為在有機硅行業中行不通。”但憑借前期扎實的調研,趙生艷對這項創新的技術充滿信心。

2021年10月中下旬,廠裡的有機硅投料試生產成功,然而,就在大家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問題卻接踵而至。那段時間,投料前就住進了廠裡的趙生艷成了“救火隊長”,生產線一出現問題,她就立馬去研究解決。

外出交流、請教專家、持續鑽研……半年后,趙生艷和團隊不斷解決問題,完善生產技術,那段時間,趙生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都忙碌於解決各種技術難題。

2022年,廠裡的生產線開始穩定生產,有機硅相關產品的品質也開始顯著提升。到了2023年10月,廠裡DMC產品的優等品率更是提高到了95%以上。而有機硅單體精餾差壓耦合技術的成功應用,也讓精餾蒸汽能耗降低40%,每年至少節約生產成本2856萬元。

圖2-趙生艷-雲南省總工會供圖

趙生艷。雲南省總工會供圖

 在提高自身技能、鑽研創新的同時,趙生艷也十分注重團隊成員的培養。2022年,在雲南省總工會的支持下,趙生艷工匠創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圍繞有機硅及副產品生產工藝的技術應用、質量提升、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等方面,開展相關的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技術交流及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趙老師做事很有邏輯,生產中出現問題,她總是帶著我們逐級去排查解決。”與其他人一樣,今年28歲的李興貴通過技能競賽被選拔進入了趙生艷工作室。從一開始很多東西都不懂,到現在基本掌握有機硅精餾的各項技術,入行四年多的李興貴成長很快。“希望未來自己也能像趙老師一樣做創新技術的研究。”李興貴的話語滿含憧憬。

目前趙生艷的工匠創新工作室匯聚了二十多個人,整個團隊十分年輕。結合豐富的專業技能和操作經驗,憑借她深厚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操作經驗,趙生艷帶領團隊精心編制了114.5萬余字、30余份技術操作流程。同時利用這個平台,培養出3名“雲嶺首席技師”。經她指導的技術人員,在歷屆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

“在生產一線,最重要的便是不斷錘煉自己的技能,通過一點一滴地積累,讓創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涌現。”趙生艷相信,隻有腳踏實地,才能在技術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不斷實現自我突破與創新。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