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老年人

2024年04月04日08:2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老年人

   關懷老年人數字生存現狀,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老年人,是構建包容型數字社會的必要舉措。“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是面向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的全國性調查,共獲得十二萬余份問卷。本研究對調查數據開展統計分析,為提升數字環境溫度和治理效度、優化老年人數字化生存環境提供實証參考。

  銀發族加速融入數字社會

   近年來,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設備在老年人間迅速推廣普及。老年人智能手機擁有率達76.6%,其中有34.9%的老年人能夠較為獨立且熟練地應用智能手機各項功能,智能手機擁有率和使用率實現雙提升。

   隨著上網功能和應用軟件的完善,老年人的數字體驗漸趨豐富化、立體化。據調查,24.1%的老年人能夠使用智能手機看新聞、看電視、娛樂,25.6%的老年人能夠使用微信、QQ開展人際交流和交往活動,9.4%的老年人能夠使用水、電、燃氣、手機話費等網上繳費功能,14.6%的老年人能夠使用微信、支付寶和網銀進行電子支付。

  “代際鴻溝”和“代內鴻溝”有待彌合

   受制於身體條件、自理能力、信息知曉等原因,老年人數字融入進程相對曲折,突出表現為“代際鴻溝”和“代內鴻溝”問題。

   “代際鴻溝”是指老年群體和年輕群體在數字技術可及性和使用水平上存在較大差異,分別表現為接入溝和使用溝。接入溝方面,23.4%的老年人尚未擁有智能手機,65.1%的老年人雖擁有智能手機,卻不會使用諸多上網和應用功能。使用溝方面,41.7%的老年人存在使用困難或難以滿足需求的問題。比如老年人較少使用“預約挂號就診”(佔比3.0%)、“網約車”(佔比2.2%)等功能,但實際上他們迫切地需要這些服務。

   “代內鴻溝”是指老年人數字融入存在群體分化現象。高齡、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往往面對更為突出的數字難融問題。據調查,高齡老年人中擁有和能使用智能手機的比重分別為64.7%和13.4%。在經濟困難的老年人中,兩者佔比分別為70.8%和17.4%。在文盲及半文盲的老年人中,兩者佔比分別為66.3%和12.4%。這表明上述老年群體盡管智能手機擁有率較高,但在功能使用上存在較大困難。

  從“被動接受”邁向“主動擁抱”

   當前,應在尊重老年人數字意願的基礎上,精准把握不同特質老年人的數字需求,通過發揮政策、技術、法律和教育等多元治理要素的綜合效能,不斷積聚構建包容型數字社會的協同力量。

   以“政策扶持”為保障,堅持“兜住底、兜好底、兜牢底”。應向數字薄弱地帶和數字弱勢群體提供智能設備接入和使用指導的政策性扶持,優化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電子設備配置和網絡接入,增強老年人技術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對迫切需求的數字民生和公共服務領域優先安排、重點布局,提供周全貼心的數字服務﹔相關部門應結合不同建設方向、實施階段和具體情況,制定並推行老年人數字融入細則。

   以“技術可及”為原則,堅持設施可及、產品可及、服務可及。提供貼近民意、符合民智、滿足民需的老齡智能產品,並給予充分的使用指導。在智能產品研發和更新中前瞻性布局,動態把握老年人口結構變化和更替現象,尋求精准化和差異化的發展方案。既要將智能設施、產品和服務送至每位老年人身邊,也要尊重部分老年人“數字斷聯”的權利,為其保留傳統服務的可選項。

   以“需求適配”為支點,堅持群體適配、功能適配、安全適配。應依據不同特質老年群體的數字需求和數字弱點,提供最適配的智能產品。在老年人需求最迫切的健康、社交、公共服務三大領域,深入開發、優化布局老年人專用軟件和功能板塊。同時要關注電子詐騙、隱私信息泄露等老年人觸網難題,從法治保障、社會服務和技術支撐等維度出發,為老年人營造安全清朗的數字環境。

   以“數字學習”為重心,提升數字效能、數字技能、數字素養。老年人應積極主動提升數字素養,靈活選擇自主學習、互助學習、代際文化反哺等多種學習方式,不斷了解、應用智能產品,積極主動提升數字效能和數字技能﹔還應牢牢掌握智能技術的使用規則和方法,提升數字風險警惕意識和防范能力﹔以正確的數字意識和強烈的數字社會責任感,自覺遵守數字技術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共同維護好數字社會的健康發展秩序。(李芳 李朝暉)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