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公安多舉措構建反詐防騙宣傳新格局

雲南省曲靖市公安局立足實際,結合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以“五個三”構建全鏈條反詐防騙宣傳新格局,持續掀起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熱潮。
“三類層面”高位整體推動
精准施策下好“先手棋”
曲靖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對專題普法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在每月的全市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向全市通報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
曲靖市公安局黨委多次召開黨委會、局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工作,最大限度集中全市優勢警務、警力資源組成工作專班,實行“重點工作運行情況每天推送、重點工作推進情況每周‘晾晒’”制度。與20余家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並實體化運行,形成黨政領導、公安牽頭、部門協同的良好工作格局。
曲靖公安開展無詐無賭“兩無”社區、鄉鎮、校園、企業創建,將打擊治理具體責任壓實到各村(社區),推動村(社區)“兩委”成員、黨員干部、治安員主動參與開展源頭治理工作,組織反詐宣傳隊伍,以村、社區為基礎單元,實行社區民輔警包保、捆綁普法責任制,落實上門宣講、電話勸導、線上互動、以案說防等措施,積極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民警開展普法活動。
“三種手段”擴展宣傳模式
因地制宜打好攻堅戰
曲靖公安以“聽得懂的語言”創新高危人群反詐宣傳。組建反詐宣傳小分隊,採用“車巡+步巡+小喇叭”模式結合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雙語播報,在廣場街頭、村裡村頭等人流密集區域開展宣傳,確保反詐知識“人人能聽懂,人人能用上”,營造全方位全民反詐氛圍。
以“感興趣的方式”創新學生群體反詐宣傳。建立“小手牽大手”聯動宣傳機制,針對高中、初中和小學生年齡特點,運用主題班會、文藝小品、漫畫視頻等方式,積極向家長和學生講解網絡貸款、刷單返利、游戲充值等詐騙形式的識別、防范技巧等法律知識。共開展法制宣講活動180場,覆蓋學生184343人。
以“隨處見的細節”創新重點人員反詐宣傳。民警在群眾中廣泛推廣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金鐘罩”微信小程序,建起手機上的“防火牆”﹔積極開展“宣傳標語進社區、民警提醒進樓道、反詐傳單進家庭、交流講座進單位、案例警示進微信、防詐知識進抖音”“六進”活動﹔借助小區移動宣傳展板、黨建聯盟鏈式組織生活會、黨員志願服務活動、送水工配送活動、酒店前台等平台開展宣傳,共開展普法宣傳場次568場,覆蓋人數234805人。
“三個聯動”精准主動預防
環環相扣出好“組合拳”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必須依托電話、銀行、網絡等特點,曲靖市公安局定期召開公安與金融聯席會議,明確職責任務,在全市銀行大廳大屏滾動播放電信詐騙宣傳片,大堂經理對前來辦理手機業務和匯取款業務的群眾開展電詐宣傳及預警勸阻工作,嚴守電信詐騙“最后一米”防線。
曲靖市公安局建立與銀行部門信息互通和情況通報制度,完善被騙資金止付凍結、涉案銀行賬戶管控等快速處置流程,結合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實戰演練,對接報的電詐案件堅持做到快速接警、快速止付、快速查詢、快速凍結。
圍繞電詐特點和防范要領,該局開展銀行、運營商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警惕性和識別率,建立緊急情況下“運營商+銀行”止付機制,並第一時間上報反詐中心,減少群眾財產損失。
“三個環節”提前預警防范
精益求精施好“連環招”
根據預警風險等級、預警頻次、緊急程度分級分類採取上門見面、電話提醒等預警勸阻措施,實現每條勸阻指令有下發、有回應,形成精准勸阻閉環。
曲靖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對全市電信詐騙案件全量復盤,分析被騙原因、具體受騙詳情,根據全市公安機關典型案件制發反詐警示案例,切實提升群眾自我防范能力及意識。
該局切實加強與教育部門、社區、村寨聯動,對在校初(高)中生尤其是大專院校學生、輟學青少年、外出務工青年開展相關法律宣傳教育,讓其深刻認識出售、出借、出租“兩卡”及參與電詐關聯犯罪的嚴重后果,提升防范工作的實效性。
“三項機制”強化精准普法
高效研判織密“一張網”
打造曲靖師范學院“公安反詐宣傳教育中心”反詐品牌,依托112反詐宣傳體系(一宣傳教育中心、一反詐教研室、校園反詐宣傳員和講解員),積極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警校鑽研式反詐宣傳教育中心。
利用視頻號、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媒體,通過網絡直播、短視頻、動畫、短劇等形式,揭露犯罪手段,發布識騙要點和防范提醒,增強群眾防范意識﹔解讀相關法律法規,發布相關典型案例,開展警示宣傳教育﹔積極轉發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發布的短視頻,形成反詐宣傳網絡矩陣,不斷增強互聯網反詐宣傳整體合力。
曲靖市公安局充分發揮社區、村委會、企業、校園等基層組織及社會團體,形成強大反詐騙戰斗堡壘。有效利用大喇叭、廣播、新媒體、文藝活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廣泛宣傳,充分彰顯打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的態度和決心,進一步提升廣大民眾的法治意識。(尹瀚 文/圖)
來源:曲靖市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