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楚雄州版權交易中心成立 保護傳統彝繡紋樣

2024年03月27日15:34 |
小字號

3月24日,楚雄州版權交易中心在楚雄州文化發展集團公司版權服務工作站挂牌成立,此舉對傳統彝繡紋樣保護及產業轉化,促進楚雄州版權產業健康發展和彝繡知識產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彝繡展示。

彝繡展示。

楚雄彝族服飾是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楚雄州持續推動彝繡非遺活化傳承利用,成立彝繡產業工作專班,組建以彝繡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和聯合會,出台支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37條措施,構建全局謀劃和統籌聯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全州規上文化企業達43家,其中彝繡企業13家,培育彝繡經營戶538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成彝繡車間77個、繡坊513個。2023年,全州彝繡產業實現產值10億元,增加值2.75億元。5.7萬名繡娘人均年增收3570元,固定用工繡娘人均年收入2萬—4萬元,帶動2000多名殘疾人就近就地就業。

彝繡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版權創造和轉化成為了亟需完善解決的重要任務。針對傳統刺繡紋樣保護工作,楚雄州制定出台《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飾保護條例》,編印《楚雄彝族服飾志》《彝族刺繡技法集萃》等書籍,建立彝族服飾(刺繡)保護名錄、數據庫和信息共享機制,成立彝繡專家工作站。在全國率先推進彝繡紋樣數據庫建設工作,錄入矢量化彝繡紋樣數據2400余個,作為楚雄彝繡紋樣保護和收集的終端,進一步提高紋樣數據商業化、規范化、標准化應用效能。

彝繡展示。

彝繡展示。

2023年12月,在楚雄彝繡數字文化產業園·彝繡產品交易中心成立由雲南省版權部門批准的48號版權服務工作站,對楚雄州歷史性傳統紋樣、創新紋樣有序進行版權登記。截至目前,工作站已免費對1400余個創新性紋樣進行了版權登記保護,涵蓋了彝族傳統的花卉紋、動物紋、圖形紋,以及綠孔雀紋和媽祖系列紋樣等多個領域。

下一步,楚雄州將促進版權產業與彝繡領域的深度融合,加快促進彝繡產品版權有序流動,提升彝繡產品版權交易規模,助力彝繡產業發展。(徐建瑜 文/圖)

來源:楚雄州委宣傳部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