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牟定:小蠶豆托起鄉村振興大產業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4年03月01日16:3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正月十五剛過,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共和鎮軍屯村的連片大粒蠶豆地裡,種植大戶正帶著務工人員給正值花期的蠶豆疏花,一派熱鬧繁忙景象。

牟定縣地處滇中腹地,適宜大粒蠶豆種植。近年來,當地花大力氣、下細功夫發展大粒蠶豆產業,讓小蠶豆成為老百姓增收“金豆豆”的同時,助推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截至目前,當地大粒蠶豆種植面積超萬畝。

今年雲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府主要領導在參加楚雄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楚雄州要做強做優高原特色農業。牟定縣及鋒而試,大力發展大粒蠶豆等高原特色農業,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務工人員正在地裡忙活。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務工人員正在地裡忙活。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從選種到收獲 蠶豆種植有規范

“疏掉過密的花能減少養分的消耗,讓養分更集中,有利於提升豆莢品質。”48歲的大粒蠶豆種植大戶安家富說。

自2015年引進大粒蠶豆種植以來,牟定縣先后引入多家技術型農企和大粒蠶豆種植大戶到牟定發展,當地農戶在此過程中學會種植技術,自己流轉土地種蠶豆,安家富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后半年,他收完烤煙后利用土地剩余肥力種蠶豆,面積超300畝。2023年初收獲時,畝產量1噸左右,賣價最高時每公斤達到八塊八,最低時每公斤也能賣兩塊多。全部採摘完計算,毛收入超過百萬元。

2023年后半年,安家富又承包軍屯村三百八十多畝連片土地種植大粒蠶豆。為方便灌溉和施肥,他投入6萬多元給地裡鋪設了滴灌管,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目前蠶豆長勢還可以,畝產量預計能達到1.2噸,好的話能到1.4噸。”他說。

提到水肥一體化,牟定縣近年來總結出一整套大粒蠶豆的技術規程,並編制印發了大粒蠶豆種植技術規范,其中就有水肥一體化的使用規范。在安家富看來,有了技術規范,大粒蠶豆從選種到收獲各個環節才不致於出紕漏。根據牟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縣已實現大粒蠶豆種植水肥一體化的高標准種植。

話再倒回去講。安家富怎麼能順利流轉到軍屯村380畝的連片土地?這裡不得不提村“兩委”發起成立的種植專業合作社。為提升土地利用率,幫助農戶增收,2020年,依托楚雄州煙草部門的產業綜合體建設,村“兩委”引導成立合作社,村民們將2972畝土地全部入股,由合作社統一調配。

安家富的380畝連片土地,正是從合作社手裡流轉過來的。“以前流轉土地要和各家各戶談,談到最后還不一定連片,耕作不方便。有了合作社統一調配,土地資源歸攏了起來,連片種植更方便。”他說。

軍屯村的大粒蠶豆連片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程浩攝

軍屯村的大粒蠶豆連片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從農業增效到農民增收 小蠶豆變大產業

說完種植端,再說銷售端。有人會問:牟定上萬畝大粒蠶豆,銷路好嗎?

牟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大粒蠶豆可滿足北方冬季蔬菜市場緊缺的需求,也可滿足長三角廣大群眾的需要,有著穩定巨大的消費市場。2016年6月,牟定縣政府便與上海市江橋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並實施“牟品入滬”工程,在上海建立了牟定商品銷售點,為當地大粒蠶豆等優質農產品的銷售打通了渠道。

目前,牟定的大粒蠶豆當天採摘包裝后可新鮮發出,3天后便能到達江浙滬一帶的蔬菜市場。

大粒蠶豆銷路不愁,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種植蠶豆需要大量務工人員,由此搭建起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橋梁。這不,最近每天到安家富的大粒蠶豆基地務工的70多人便多是軍屯村村民。

“家裡的所有土地入股到村裡的合作社,每年除了有保底金還有分紅,平日我就到大戶的蠶豆地裡務工,每天100塊,時間自由,離家又近,很方便。”62歲的務工人員李樹芬說。

既實現了農業增效,又實現了農民增收,牟定縣黨委政府正不斷借助當地特色資源,推動包括大粒蠶豆產業在內的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壯大。

務工人員正在地裡忙活。人民網記者-程浩攝

務工人員正在地裡忙活。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牟定縣“十四五”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全縣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取得明顯進展,基本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生產方式綠色、產業鏈條完整、建設水平領先、融合發展突出、數量質量效益並重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格局。錨定目標,牟定縣黨委政府正立足資源優勢,並將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壯大高原特色農業。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