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一名縮骨症患者的堅持

“我只是行動不便,並不是殘廢”

曾智慧 王潤宇
2023年12月12日08:55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一方舞台,6名演員,撫二胡、揚琴等伴奏。

台上,演員們用音樂訴衷腸,以聲腔塑人物。

台下,觀眾座無虛席,聽到動情之時,人群中還會爆發出干脆利落的叫好聲。

這裡是位於雲南昆明官渡古鎮的古渡梨園,當日上演劇目為《寒梅芳心》。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目的演職人員均為已過知命之年的老人,而聽戲者也多為頭發花白的長者。

古渡梨園內的演員多為50以上的退休老人。人民網曾智慧攝

古渡梨園內的演員多為50歲以上的老人。人民網 曾智慧攝

“給老人們提供一個老有所樂的場所,同時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這是古渡梨園創建的初衷。也因此,這樣的演出13年來雷打不動。

這一切,皆源自一名縮骨症患者的堅持,他叫張雄。

張雄,10歲學藝,11歲進入雲南藝校滇劇科系統學習,主攻武生,兼修打擊樂。主演過“斬黃袍”“白水灘”等傳統劇目。后來,正趕上8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張雄又下海經商,足跡遍布東南亞。

即便生意做得再風生水起,張雄也沒放下自己的愛好——滇劇。時不時地還會與老同學、老票友們扮裝登場過把癮。

可就在他人生得意之時,噩耗降臨了,2008年,張雄被確診為縮骨症。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骨骼疾病。患病后,身高1米78的張雄開始出現萎縮變形,現在隻有1米6不到。

前半生走南闖北,如今卻被“禁錮”在輪椅上。一時間,張雄很難接受這樣的現實,甚至一度絕望到用打火機點燃被子自殺,所幸被家人及時發現救下。

半年后,在家人朋友的鼓勵下,張雄開始逐漸從低谷中走出,開始思考如何讓輪椅上的生活更加有意義地度過。

“現在想再找個地方唱唱戲太難了。”2010年,同學聚會上的一句無心之言,卻讓張雄尋找到了人生方向。

2011年,恰逢官渡古鎮處於開發時期,張雄投資租了一塊場地,取名“古渡梨園”,想讓老票友們能有個自娛自樂的地方。

但隨著戲園的建設,張雄發現,古渡梨園的價值不止於此。

“裝修的兩個月裡,有很多老人在一旁圍觀,當他們得知這裡要建一個唱滇劇花燈戲的戲園子時都激動不已。”張雄回憶道。

古渡梨園正在上演劇目《寒梅芳心》。人民網曾智慧攝

古渡梨園正在上演劇目《寒梅芳心》。人民網 曾智慧攝

看到老人們滿臉期待,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張雄心裡生根發芽。在生病的這些年裡,張雄時常與孤獨相伴,對老人晚年生活的孤寂感同身受。於是,他想為老人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

為照顧老人們的時間,古渡梨園選擇白天演出,每天兩小時,隻要開場,幾乎場場滿座。

來聽戲的票友們每人隻收取5元的茶水費,根本賺不了錢,還得倒貼錢。即便這樣,演出依然沒有落下,一演就是13年。期間,吸引了眾多青年學生前來拜師學藝,還成為國際友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傳承滇劇和花燈戲。

“我只是行動不便,並不是殘廢。況且人不一定非要干體力活才算是工作。”張雄說,因為遭受過打擊,他更深知殘疾人群體的不易,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經歷,鼓勵同樣正處於人生逆境的人:“不要封閉自己,不管再難,心也要先‘走出去’,才會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