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民族音樂盛宴“聲”入曲靖——
2023中國民族音樂傳承日音樂會舉行

人民網曲靖12月1日電 (李發興、符皓、蔡樹菁、尹馨)12月1日晚,婉轉的笛聲、歡快的嗩吶聲、律動的鼓聲從雲南省曲靖市珠江源大劇院傳出,“2023中國民族音樂傳承日”開幕式音樂會在此舉行。
笛子獨奏《秦川情》。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二胡獨奏《墨梅》。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琴與大笛《漁歌》。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音樂會上,來自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的樂團和音樂家們,通過獨奏、重奏、民族室內樂、民族管弦樂、充滿曲靖特色的花燈唱段等多種形式,帶來了14場不同民族風韻的音樂表演。其中,有“文華獎”竹笛青年組獨奏、小型室內樂組雙項金獎獲得者馮天石帶來笛子獨奏《秦川情》,有嗩吶優秀傳統樂曲《百鳥朝鳳》,有花燈唱段《採茶人兒喜盈盈》,更有20余年蜚聲中外的民族管弦樂曲《金蛇狂舞》。
板胡琵琶二重奏《猜調》。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民樂四重奏《冷月》。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笙獨奏《晉調》。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音樂會現場,一首首傳統民樂和新創樂曲,給觀眾帶來動人心弦的聽覺享受。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於紅梅表示,音樂會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樂器的藝術魅力,讓大家從不同的視角,近距離感受中國民族音樂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時代風貌。
嗩吶獨奏《百鳥朝鳳》。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打擊樂獨奏《雲之南》。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信葉情》。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民族室內樂《青梅煮酒》。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花燈唱段《採茶人兒喜盈盈》。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日”是中央音樂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立的品牌藝術活動。該基地創立於2018年,是教育部首批立項並重點支持的集保護、傳承、研究、創新於一體的綜合平台。中央音樂學院將加強與雲南省各地的文化交流,發揮學院的專業人才與學科資源優勢,助力民族音樂的普及、弘揚與傳播,共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貢獻文藝力量。
民族室內樂《茶馬》。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民族室內樂《小河淌水》。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民族管弦樂《金蛇狂舞》。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本次活動由中央音樂學院、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央音樂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民族音樂)、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曲靖市委宣傳部、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曲靖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曲靖師范學院承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