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主動適應新潮流 國產摩托求變闖新路

康 朴
2023年11月27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國產摩托求變闖新路

  宗申騎士俱樂部組織的騎行活動。 受訪方供圖

  墨西哥客商在鑫源摩托車間試駕。  本報記者 康 朴攝

  宗申摩托設計人員在優化設計方案。 本報記者 康 朴攝

  車友在試車場試駕隆鑫旗下無極品牌大排量摩托車。  隆鑫供圖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3年意大利米蘭摩托車及自行車展上,大排量、新能源、越野、賽車,多種國產摩托成了“流量明星”,吸引眾多目光。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到本世紀初,中國摩托車不斷開拓海外市場,但由於競爭策略失誤等因素,未能保持住良好勢頭。近年來,許多摩友不再將摩托車看作一種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當成自己的興趣愛好。這種轉變給了國產摩托車新的發展機遇。伴隨著中國“智造”的興起,中國摩托車產業的品牌化、智能化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堅定。

  贏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

  上午9時多,“隆隆”的發動機聲讓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一帶變得更加熱鬧。一輛輛摩托車飛馳而過,帶著濃濃的重金屬氣息。這裡互聯網公司集聚,通勤量大,即便進入冬季,早晚高峰時還是能看到不少全副武裝的騎手一掠而過。到了周末,摩友們穿上颯爽的機車服騎著愛車,又在北京周邊騎行,不亦樂乎。

  工作日,摩托是通勤工具﹔休息日,摩托成了“玩具”。

  “方便快捷又拉風,還能‘組團’出游交朋友。”在社交平台,有摩托愛好者分享騎行樂趣。

  山城重慶是“摩托之都”,在高新區、巴南區、北碚區等地聚集了以嘉陵、宗申、隆鑫、鑫源、高金等一大批摩托車制造企業和配套企業,也聚集了不少機車“發燒友”。“重慶的地形很適合騎摩托。這邊很多摩托車企業都成立了車友俱樂部,給愛好者創造了一個交流平台。”重慶高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建強告訴記者。

  “在國內,250cc(含)以下一般都被劃入通路車,250cc以上是中大排量車,購買的主要目的是休閑娛樂,更像是車友們的‘玩具’。這類車除了是交通工具,更多的是滿足車友們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多的人將玩摩托車當作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將機車及周邊產品視為悅己型消費。”劉建強說,“近幾年國產摩托車品質迎頭趕上,贏得了國內外消費者青睞。以高金為例,我們的車除滿足國內市場外,還大量銷往歐洲市場,平均售價多在6000歐元以上。”

  前不久,馬來西亞人黃應拓偕妻子從家出發,騎行穿越泰國、老撾來到中國,經廣西、雲南、貴州到達重慶,行程2萬多公裡。

  “2016年,我買了一輛宗申RX3,是一款越野摩托,多次出國騎行,足跡遍及印度尼西亞、泰國、老撾等國家,也來中國騎行多次,到過很多省份。”黃應拓說,“7年來,這輛車陪我翻山越嶺,從來沒出過毛病,現在准備買一輛新款的RT3,和妻子繼續環球旅行。”

  中國是摩托車產銷大國,連續多年產銷均超過2000萬輛,但長期以輕型和中小排量車型為主。近些年,中國摩托車行業抓住“個性化”“大排量化”升級趨勢,紛紛向更多細分領域、小眾品類發力,大排量、賽車、越野車、新能源等車型和品類成為新的競爭高地,帶動產品附加值上了一個台階。

  “過去,我們摩托車出口基本上都是150cc以下的產品,這兩年大排量摩托車出口增長迅速。”中國摩托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表示,去年中國摩托車出口平均單價從500多美元提升到650美元,250cc以上摩托車出口平均單價達到3000美元左右。

  科技賦能設計研發生產全流程

  國產品牌摩托何以贏得海內外青睞?記者來到幾家摩托車生產企業一探究竟。

  在鑫源摩托的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摩托車整車的生產制造流程:15台AGV(自動導向搬運車)生產平台分成兩排,分別對應不同的制造環節,每個AGV旁有一名工人,在顯示屏上圖紙的幫助下,完成發動機組裝、布管線、懸架裝配、行駛系裝配、附件裝配等工序。每做完一道工序,AGV小車就把摩托車送到下一個點位,循環往復。

  恰逢幾名墨西哥客商來到車間參觀。當看到AGV平台在各個點位上一起一落、有序往來時,客商不禁感嘆:“在我們國家,中國產的摩托車很流行,現在才知道,生產過程已經這麼先進!”他們試駕后,又對造型復古、動力充沛的產品豎起了大拇指。

  “大排量摩托車是高度定制化產品,無法大規模批量生產,有時一天會換3個批次,這離不開經驗豐富的工人。但引入AGV智能生產平台,對減輕工作強度、提高效率、降低質量風險很有幫助。”鑫源摩托研究院院長劉文欽說。

  採訪中,多位摩企人士及業內專家表示,通過智能化改造和工業互聯網賦能,推動摩企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實現重構和融合,促進全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是摩托車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步入宗申動力生產車間,一條自動化生產線讓人頗感新奇:機械臂左右擺動、前轉后移,忙個不停,產線中間的通道上,物流機器人沿著標志線來回穿梭,為各個點位精准投送各種物料。

  這裡是摩托車核心零部件之一——發動機生產車間。

  “這條1011智能制造裝配生產線,由智能裝配、智能物流、智能信息等3個系統組成,使用大數據、數字模擬和工業物聯網等技術,投入了幾千萬元。”宗申動力制造生產線負責人楊奉禮介紹。

  相比傳統裝配生產線,全新建設的1011智能制造裝配生產線效率提高14%,產品不合格發生率降低一半。“智能裝配系統有12個自動化單元,配備近200台全自動專機、機械臂等智能設備,通過運用激光檢測等前沿工藝,讓生產過程實現工藝單元化、制造協同化等,產品的耐用度、降噪音等指標均大幅提高。”楊奉禮說。

  “這個座椅高度偏低了。”在宗申創新研究院的摩托車設計二室,設計人員張宇正用電腦軟件調整一輛摩托車的設計細節。“前不久剛做出油泥模型,根據大家的建議來做調整,如此反復幾次,再進入試制階段,確保設計合理。”

  3D設計軟件、3D打印、極端環境實驗室等新技術、新手段正賦能摩托車產業設計、研發、生產全流程,為國產摩托注入更多科技基因。

  智能化帶給騎行更多安全感

  摩托車的科技感,不僅僅體現在生產制造環節。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持續深化應用,摩托車智能化進程在不斷加深,帶給摩友更多安全感。

  “以前消費者買車喜歡問省不省油,現在更多人關心有沒有ABS。”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王曉慶告訴記者,“ABS即‘防抱死制動系統’,可以避免因剎車力度過大造成車輪抱死從而引發側滑甩尾翻車,這在汽車上早已是標配,近年在摩托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安全問題始終是摩友們最關心的話題。“最近我們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無極營銷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彭濤介紹,“今年5月公司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安全守護系統,車手摔倒后智能化系統會自動報警,信息通過衛星傳遞,避免因信號不良影響救援,這套系統還會拍下摔倒前后15秒的視頻,還原事情經過。這些手段既能提供更好的安全防護,也能增加用戶黏性。”

  近年來,隆鑫還攜手凌雲智能,開展自平衡摩托車產品開發和驗証,自平衡技術依托高精度傳感器和先進控制算法,可使電動摩托車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並可在濕滑路面、急剎車等危急情況下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某種程度上,摩托車正變得‘汽車化’,定速巡航、上坡輔助、緩降、車聯網等逐漸向摩托車行業滲透,幫助摩友獲得更好的騎行體驗。”王曉慶說。

  智能防撞系統可提供碰撞警示,必要時還會自動剎車﹔借助AR技術,智能頭盔HUD抬頭顯示技術把導航等信息“虛擬成像”,騎乘者可提前看到導航路線指引﹔依托自平衡技術與輔助駕駛技術,可幫助降低摩托車操控難度,助力騎乘者更輕鬆駕駛摩托車……一系列智能化裝備、技術,正讓摩托車騎行變得更加安全、便捷。

  安全既要靠技術,也要靠管理。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對摩托車行業和摩托車上路通行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的期待。“汽車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國家在規劃智能交通體系時考慮的多是汽車,其實摩托車也是城市交通體系的一部分,應將摩托車考慮進去。”李彬說。

  當然,現實中,也有部分摩友不遵守交通規則超速、亂變道,給交通秩序帶來一定安全隱患。

  “現有技術手段相對成熟,對汽車能做到的有效管理,對摩托車一樣可以。行業可以和管理部門合作搭建平台,對超速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更有效監管,更好維護交通參與者的人身安全,共建良好出行環境。”宗申機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玉江說,“同時,騎行雖酷,可別忘了安全記心間。不管技術如何發達、監管如何完善,每個人都是交通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