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騰沖:手工抄紙的堅守與創新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3年11月24日09:11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將深棕色的竹帘投入紙漿水中,然后快速撈起,讓紙漿均勻平攤在竹帘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濕紙頁……初冬時節,雲南省騰沖市界頭鎮新庄社區,楊子艷正在家裡嫻熟地制作抄紙。

騰沖有“三寶”,“騰宣”“騰藥”“騰編”。其中的“騰宣”,說的就是新庄社區的手工抄紙。據社區龍氏家譜記載,其祖先從湖南遷入,利用當地豐富的構樹皮制作手工抄紙,世代相傳,頗受文人墨客青睞。

近年來,隨著購買者消費需求變化,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政策引導下,古老的手工抄紙煥發出新活力,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更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來,隻為體驗手工抄紙的制作工藝。

在此契機下,當地黨委政府挖掘手工抄紙的多元價值,讓更多村民享受農文旅融合帶來的紅利,進而讓手工抄紙這項手藝一代代傳承下去。

楊子艷正在制作抄紙。人民網記者-程浩攝

楊子艷正在制作抄紙。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堅守:文化符號帶動農戶增收

展示完手工抄紙的制作技藝,坐在小方凳上,面對來訪者,看得出楊子艷有些緊張。她把膝蓋緊緊並攏,上半身向前縮成一團,然后雙方交叉,用力壓在兩條腿並攏后形成的縫隙裡。

“從二十多年前嫁到這裡,我就跟著我丈夫學著制作抄紙。”她不自然地笑著,眼神不太敢直視來訪者。

楊子艷的丈夫叫龍德堯,從楊子艷的講述中得知,丈夫五六歲時就幫父母打下手,上山找料、溝邊洗料、燒火煮料……十多歲時就掌握了手工抄紙制作技藝。

起初,一家人主要做祭祀紙、茶葉包裝紙,做好后賣到界頭鎮上,那裡專門有人收購。可因為利潤低、市場窄,特別是現代工業書畫紙帶來的沖擊,任憑一家人怎樣投入心血和汗水,賺來的幾個錢也僅夠養家糊口。

面對困境,龍德堯和楊子艷一方面轉向制作市場需要更大的練習紙,一方面想方設法從地裡“刨”收入。“大春種烤煙,小春種油菜,中間幾個月套種玉米。”楊子艷說,如此一來,一家人的生活狀況慢慢改善。

更大的變化發生在2014年前后。那幾年,騰沖市黨委政府引導老百姓發展鄉村旅游,新庄社區用手工抄紙吸引游客,還建了手工抄紙博物館,利用文化符號帶動農戶增收。

起初,“游客來了,院子裡雞鴨亂跑,臟得很。”龍德堯和楊子艷趕緊行動起來,把牛棚拆了蓋了門面樓,把小作坊改成體驗區,又把房間改造成民宿,增強游客的體驗效果。

硬件設施提升了,到楊子艷家的游客多起來。“連外國人都有。他們來了既能體驗做紙,還能欣賞田園風光。城裡人不就喜歡這些嘛!”她笑著說,緊張情緒緩解不少。

抄紙做的燈罩。人民網記者-程浩攝

抄紙做的燈罩。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活力:年輕人投入到手工抄紙的制作中

在黨委政府引導下,楊子艷兩口子拓展產品種類,除了制作練習紙,還制作油紙傘、紙扇、筆記本、燈罩等文創產品,給游客更多體驗感的同時,也試著增加自家收入。

日子越來越好,2021年,楊子艷兩口子拿出四十萬元積蓄,又貸款十五萬元改造了耳房,改善了民宿環境,讓游客來了住得更舒心。

與此同時,兩口子也沒落下地裡的活計。這兩年,在當地煙草部門政策的引導下,兩口子流轉土地規模化種烤煙。今年12畝烤煙,收入六萬多元。雖比不上抄紙收入,但也是自家收入的一大部分。

在新庄社區,地種得好、紙抄得好的遠不止楊子艷一家。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德文說,全社區688戶人,高峰期制作手工抄紙的有兩百多家,去年社區手工抄紙產值達八百多萬元,社區人均純收入達到16500元。

更重要的是,社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手工抄紙的制作中,讓手工抄紙的傳承有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拿楊子艷上大學的兒子來說,在父母的熏陶下,他不僅學會了抄紙,假期回家還能獨自完成筆記本、扇子等的制作。

去年12月,騰沖手工抄紙技藝被列入雲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讓手工抄紙獲得更多的關注。騰沖市黨委政府正通過保持和擴大傳承人群,加強非遺人才隊伍建設,讓非遺在當代生活中愈加枝繁葉茂。

丈夫是騰沖手工抄紙技藝的縣級傳承人,楊子艷和丈夫商量,打算以直播的形式為非遺傳播注入活力。“先試試看!”她笑著說,舉手投足間已看不到緊張情緒。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