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拿起“接力棒” 創出“不一樣”

2023年10月27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呂東飛。趙元君攝

  孔德元

  梅澤鋒

  沈 澤。童怡雯攝

  鄧昌明(左一)

  華潤梅(右)和父親

  企業的創新發展,企業家素質的提升是一大關鍵。當前,許多民營企業已進入“掌舵人”代際傳承、新老更替的重要階段,父輩創業時所處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如何引領企業繼續發展,成為“創二代”邁向企業家征途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不當“富二代”,爭當“創二代”。本報邀請了幾位新生代民營企業經營者講述他們堅守實業,在創新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

  在父輩的基礎上繼續探索

  ■ 呂東飛 河北石家庄 康養行業

  我是90后,目前在河北石家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擔任河北譽仁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主營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產品。2014年大學畢業后,我進入父親創辦的企業工作。當時,很多人覺得我是“背靠樹蔭好乘涼”,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決心闖出自己的天地。

  彼時,保健食品和康養行業的行情看好,我認為自己抓住了“成功密碼”。在沒有經過充分市場調研情況下,就堅持開發有機硒產品和推進智慧康養項目。結果初戰折戟,市場反響平平,遠低於公司預期。這次打擊讓我懂得創業的艱難,開始真正沉下心來學習。

  在父親的建議下,我從基層做起,鑽研公司上下所有的工作流程,向員工學習具體業務。幾年積澱下來,我對市場有了更敏銳的把控,也對企業未來發展有了系統的見解。

  有了之前失敗的經歷,我不再輕易冒進,而是首先立足市場,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分析。根據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需求和飲食習慣,公司陸續推出多款有機硒產品。這一次,市場反應不錯。我還在多個互聯網平台開通了線上商城,並大膽拓展業務范圍﹔同多家康養機構合作,推出定制康養服務。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客戶上門求合作,公司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五年過去了,如今公司已在健康行業開拓出一片天地,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產品銷往北京、河南、湖北等11個省份。

  如果說父輩白手起家創業是一段艱辛的歷程,那麼“創二代”則意味著另一個挑戰。我們要在父輩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引領企業取得新的發展。這幾年,“創二代”相繼走到台前,我們有理想,有干勁,也有新思路,相信我們能在堅守實業、創新發展中放飛夢想,實現人生的價值。

  (本報記者 張騰揚採訪整理)

  創業需先從業

  ■ 孔德元 黑龍江牡丹江 機械制造業

  “創業需先從業。”2013年,從國外碩士畢業回國時,父親這樣告訴我。

  當時,白手起家的父親,已經把那家小模具廠,經營成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門生產高精度疑難配件,已有20多項專利成果。

  回國之后,是接手企業,小富即安?還是開拓創新,轉型升級?此時,中國正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我的家鄉黑龍江也開始推行禁燒秸稈政策。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秸稈回收前景廣闊。而縱觀當地市場,秸稈回收領域的機械設計制造,幾乎還是空白。

  我心中的“創業夢”有了方向:不再讓秸稈白白被焚燒,要研發生產生物質收獲及包裝設備,讓資源回收更高效。

  正如父親所說,先腳踏實地“從業”,才能行穩致遠“創業”。我先加入了父親的公司——牡丹江市萬通微孔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從一線做起:在研發中心,和專家一起做改進實驗﹔跟著採購經理,鑽研一張張表格背后的精打細算﹔帶著市場部業務員去南方出差,逐個企業做“陌生拜訪”。

  有了技術和人才積累,創業時機逐漸成熟。2015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黑龍江沃野生物質收獲包裝設備有限公司。

  然而,因工作環境復雜多變,農業機械的試驗成本極高,研發經費很快見了底。好在家鄉的政府和百姓們熱情善良,得知我們在研發秸稈收獲設備,科技部門和人社部門幫忙籌來資金﹔熟悉的農民朋友提出,為公司提供免費動力機械和試驗場地。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計獲得國家專利30余項,先后研制開發出針對不同運距及配套動力的6種秸稈收獲設備以及秸稈壓塊生產線,其中破碎型圓捆機為公司首創,極大降低了秸稈收獲成本。

  未來,我們要更好地以政策為導向,集中科研力量研制開發符合東北地理環境及耕種特點的農機設備,同時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本報記者 張藝開採訪整理)

  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

  ■ 梅澤鋒 江蘇常州 金屬制造業

  2003年碩士畢業后,我加入了江南實業集團。

  印象很深,第一個項目恰逢集團准備“上馬”30萬噸冷軋薄板項目,父親當時叫我來做,此時我剛畢業,哪裡懂什麼板材生產呢?大項目壓在了我的肩上,不管成功失敗總要勇於嘗試。公司生產的薄板將要進軍家電外殼高端領域,是公司轉型發展的重要契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帶著30人的團隊,從方案設計、工程建設、設備採購到安裝調試,每一個流程環節都重新學習,這樣的過程很煎熬。但看到成功曙光的時候,我和團隊成員都非常開心。

  2006年1月,30萬噸冷軋薄板項目全線投產。看到第一卷薄板鋼卷生產出來時,就像親眼見到自己的孩子落地一樣。這個項目當年就創造了15億元銷售收入,現在的年銷售額達20多億元。公司已成為國內知名家電企業的穩定供應商。

  為在集團內部推行更加先進的管理系統,我選擇在30萬噸冷軋薄板項目上先行先試,採取“減員不減資”方式,同步配套機器人上崗作業模式,實行全員系統化管理與考核。新機制實施一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個車間配備人數減少近一半,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產品質量也得到了保証。

  既要尊重父輩,又要堅持不破不立的方式,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我把實實在在的成績擺在大家面前。

  為了讓企業一直有競爭力,我重視創新,把集團利潤的5%作為研發經費,對原有產品進行提檔升級,並不斷開發滿足市場需求且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

  如今,企業發展越來越好,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將繼續深耕行業,把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本報記者 白光迪採訪整理)

  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

  ■ 沈 澤 浙江慈溪 電器行業

  我的家鄉慈溪是世界級的“小家電之都”,生產制造了全球約60%的小家電。我的父輩於2001年創辦了寧波卡帝亞電器有限公司,一開始生產空調等電器。從小,我就對電器充滿了好奇心,放學就在產線上左看看、右瞧瞧。

  2015年,我從英國學成歸來后回到家鄉。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學習相關知識,並參與了一些項目。回國后,我並沒有急於參與公司經營,而是先沉下心來調查研究,尋找突破口。

  調查后我發現,此前公司隻顧埋頭生產,對銷售關注較少,更沒有電子商務的意識。2017年,電商正處在高速發展中。我主動請纓組建團隊,讓公司搭上電商快車,效果還不錯,銷售額逐年增長。不僅是我的父輩,公司其他人都對我這個喝“洋墨水”的人刮目相看。

  在負責電商的過程中,我又發現新問題:公司此前主要跟隨國內其他企業的腳步,主打高性價比,利潤率低不說,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這種生產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於是,我帶領一個技術團隊,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研發功能更豐富、設計更精美的產品,向高端市場拓展。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需要設計創新、工藝創新、渠道創新。我與團隊其他成員夜以繼日地工作,討論到半夜是常態。

  2019年,公司轉型開始取得了成果,不僅高端產品的銷售額實現較大增長,還和要求嚴苛的國內外知名企業達成合作。以我們生產的冷暖兩用無葉風扇為例,突破了電風扇的使用場景,可以讓用戶在冬天使用電風扇取暖,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市場的好評。

  一路走來,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慈溪市委統戰部多次組織活動,帶著我們這些小家電產業的從業者前往廣東順德、安徽合肥、浙江義烏等地學習考察,開闊眼界,尋找差距。

  創新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我會繼續扎根一線,讓產品朝著時尚、智能、多功能的方向發展。

  (本報記者 趙 昊採訪整理)

  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

  ■ 鄧昌明 廣西北海 建材行業

  1984年,北海市被列入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也正是在那一年,我的父親帶著老家的叔伯親戚,從廣西玉林市博白縣的一個小鄉村來到北海市,創辦了北海市包家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說是公司,其實只是一個30人的小工廠,主要生產紅磚、水泥砌塊等建筑材料。1990年,父親把我從家鄉接到北海,我也更加了解了父親從事的事業。印象裡,父親總是早上六七點就起床,到車間查看石灰石的破碎、紅磚的燒制等生產環節。在父親的勤勉開拓和國家政策扶持下,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學畢業后,我進入了父親的公司,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積累經驗。頭3年,我一直在做銷售。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到工地上推銷產品時,總是會遇到採購員的冷臉,最開始的1個月,我甚至連一筆業務都沒有完成。當時,我整天泡在工地上,跟採購員待在一起,介紹自家產品的優勢,還提供一部分產品供試用。終於,我的堅持和誠意打動了他們,在進入公司后3個月,我的業務有了起色。

  漸漸地,我走上了管理崗位,負責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我始終記得父親的叮囑:“咱們做的是蓋房子的材料,一點都不能馬虎。”在確保生產質量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提高生產效率,讓公司運行更加規范。我大力推進設備更新,把傳統用來燒制紅磚的爐窯升級成半自動化的軌道式爐窯,隻需要按下按鈕,就能自動送磚入爐,可以節省1/3的人工。我還在生產和包裝的各個環節引入機械臂,實現自動化操作。

  接過“接力棒”以來,公司發展蒸蒸日上。市場瞬息萬變,公司要想發展得好,離不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希望自己能在父輩創業精神的激勵下,帶領公司更好地走下去。

  (本報記者 鄭 壹採訪整理)

  繼承的不只是財富,更是責任

  ■ 華潤梅 雲南普洱 咖啡種植

  我的家鄉在雲南省普洱市的大開河村。1988年,在我父親那個年代,我們村子第一次接觸到咖啡。那一年,國外公司看中了這裡優良的自然條件,決定大規模購買普洱當地的咖啡原料,大開河村成為普洱市最早規模化種植咖啡豆的村子之一。

  我父親是村子裡第一代咖農。當時村裡的咖農隻管種,沒什麼議價權。咖啡果紅紅綠綠,質量參差不齊。隻要達到收購標准的及格線,種好種壞一個價。咖農們隻把這當成一種國外的農作物,種了就有人買走。

  2015年,我大學畢業回到村裡,那兩年恰恰是咖啡國際期貨價的低點,咖農損失慘重。我意識到隻有好豆子才能跳出單一集中收購模式,擺脫困境。

  父輩堅守原產地30多年,一直處於單一生豆供應模式。2015年我們決定轉型做精品咖啡。從那之后,村子裡的咖啡鮮果處理站收到的咖啡鮮果,不再是紅紅綠綠,而是統一為紅色。為提升品質,我們要求必須全紅果採摘,把控好咖啡鮮果質量。

  過去在村裡,咖啡的生豆處理方式僅有水洗一種,單一處理方式也讓咖啡風味很是單調。我報名參加普洱市咖啡生豆處理的培訓班,把日晒、蜜處理以及雙重厭氧發酵等處理方式帶回了大開河。不斷學習進步,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家豆子的處理方式。

  如今,越來越多精品咖啡館經營者來到了大開河,以更高的價格在原產地求購高品質豆子,作為自家咖啡店的特色產品。大開河咖啡的精品豆產量從初期的年產4噸提升到60噸,市場需求量還在穩步上漲,精品銷售收入佔比60%。

  “咖二代”繼承的不只是財富,更是一種責任,必須不斷尋找新的可能性或者出路。對於未來,我希望除了咖啡品質的提升之外,還可以把這個咖啡庄園朝著文旅的方向去發展,把庄園的體驗館和咖啡館做好,在幫助村民增收的同時,也可以把本地的食物分享給更多遠方的朋友。

  (本報記者 沈靖然採訪整理)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供圖)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